元朝民族矛盾突出,加上政治腐败,官吏奸贪巧立名目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极尽敛财之能事,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在百姓眼中,地方官吏的行径与强盗无异,当时民间诗云:“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因此,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嘉兴城又经历了一场兵燹战火的洗礼
元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张士诚占领平江(今江苏苏州),嘉兴告急。张士诚(1322—1367),小名九四,江苏人,以当船工贩私盐为业。至正十三年(1353),趁红巾军起义爆发、局势渐乱之时,张士诚和他的三个弟弟伙同李伯升等人杀了仇家丘义,聚众起事,先后破泰州、克兴化、陷高邮,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声名大震。元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以高邮为都,建立大周政权,自称诚王,建元天佑。次年,张士诚军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占平江(今江苏苏州),连破昆山、嘉定、崇明、常州,并迁都平江,称周王。
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率军逼近嘉兴。当时,嘉兴总管陈宗义将少兵缺,力单力薄,难以抵御,同知李德便募乡勇筑堑壕,屯守于通秀桥东南官塘之西,准备决一死战,并连连向朝廷告急、求援。这时,他们才真正感觉到城垣对于防守城池的重要。因此,元政府又重新动议在嘉兴重修城垣。可惜,此时急来抱佛脚,哪还来得及,加上战事紧迫无暇顾及,因此虽然从至正十六年(1356),就已经开始动工重建城垣,但直到明初才建成。在元末的战争中没能发挥作用。
五月,元江浙省左丞相达识帖睦儿派参政事杨鄂勒哲,即杨完者领兵数万防守嘉兴。杨完者部队由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组成,极为强悍,他派前锋吕才率7000人马屯驻在王江泾,“商旅不行”,防守甚严。张士德无计可施,绕道平望、乌墩,直捣杭州。达识帖睦儿毫无防备,仓皇应战,结果大败,杭州城破。元政府不甘心失去杭州,命驻守嘉兴的杨完者率苗军夺回杭州。杨完者分兵三路,以吕才、吕升留守嘉兴,自己亲率大军,重新夺回杭州。
元至正十六年(1356)八月,张士诚命史文炳率水师数万进攻嘉兴。杨完者赶回设防。回师嘉兴的杨完者,先在城北坚壁清野,被围十多天,军中缺粮,米价暴涨,柴草断绝,苦不堪言的百姓们烧饭只好砍家具为柴,而杨完者的军队则更是拆廊间屋柱,用以军炊。
杨完者阴鸷骄诈,分遣部队四处埋伏隐蔽,派出数十艘小船诱敌深入。史文炳的水师船只蜂拥而下,追至杉青闸时,埋伏在东西两岸的元兵四起,箭簇火炮流星如雨般飞来,史文炳水师的数百艘战船被焚,大火绵延运河四十多里,死者甚众。史文炳的水师被迫弃舟上岸,不料在城东的冬瓜堰再次遭到杨完者的伏兵,惨遭失败。是役,张士诚部战死1.7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史文炳仅以身免。
然而,生性凶残的杨完者在击败张士诚后,放纵部曲在当地“纵兵屠害”,掠人财货,焚烧民房,强抢民女。嘉兴“悉遭兵燹,穷目力所至无寸草尺木”,城池被毁大半,数百年发展积累的精华,尽遭洗劫。当时的嘉兴民谣曰“死不怨泰州张(张士诚),生不谢定庆杨(杨完者)”,以致于深受其害的嘉兴民众转而去拥护张士诚。
至正十七年(1357),随着朱元璋的崛起,并击败杨完者进入浙江,张士诚被迫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次年,张士诚利用江浙省左丞相达识帖睦儿与杨完者的不和,暗中与达识帖睦儿合谋,对杨完者发起突袭,杨完者与其弟伯颜均自缢身亡。随后,张士诚又攻下由杨完者部属宋兴把守的嘉兴城。
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借口元朝政府拒绝他的封王要求而断绝了与元朝的关系,自称吴王并不再履行每年向元大都输送粮米的义务。至正二十四年(1364),张士诚逼迫达识帖睦儿交出官印,让位给张士诚,接着又逼迫达识帖睦儿迁居嘉兴,最后饮鸠身亡。张士诚占据嘉兴后,强迫数万嘉兴人前往杭州筑造工事,民众劳顿不堪。
从降元那年起,张士诚便与朱元璋进行了连年的争战,最后终于被朱元璋消灭。至正二十六年(1366),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屯兵乌镇,朱元璋的部将徐达、常遇春结营东阡,与潘元绍水陆鏖战。徐达夜袭乌镇,大败潘元绍,张士诚闻讯急忙派徐志坚的水军前来增援,不料在皂林(今桐乡境)中了常遇春埋伏,徐志坚被俘,军资船械都被焚毁,并且收降五千余人。九月,朱元璋遣华云龙进攻嘉兴,守城的张士诚部将宋兴、叶德新等见大势已去,打开城门投降。
朱元璋不仅终结了张士诚的统治,也终结了元朝的统治,嘉兴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