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饮食行为的形成,有赖于健康的食物、喂养过程中的“社会—饮食”行为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顺应喂养”,强调养育人(主要是父母)和婴幼儿的互动。
3个月大的毛毛,每次哭闹,妈妈总是给他喂奶。虽然出生刚刚百日左右,毛毛的体重便达到了8公斤,偏肥胖;睿睿4个月大,每天除了吃母乳,家长还为他添加了羊奶粉、米汤、米粉、蛋黄等食物,睿睿常出现腹泻,体重低下;2岁的辉辉常不肯吃饭,总不爱吃蔬菜,吃一顿饭需要家人骗着、哄着,因此长得很瘦小……在儿保门诊,医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家长们则被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了“顺应喂养”的概念,中国营养学会在《婴幼儿喂养指南》中,也把这一概念纳入其中。顺应喂养是指孩子与看护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婴幼儿喂养模式,具体包含三个步骤:婴幼儿通过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发出信号;父母识别并及时、有情感、保持一致性地回应婴幼儿所发信号,并且与婴幼儿发育水平相适应;婴幼儿逐渐感受和学习父母可能的信号回应。
比如,6至12月龄的孩子,在顺应喂养过程中,父母首先要确定日常进餐时间,并给宝宝安排一个舒适的位置;观察宝宝进餐的能力和信号,如坐、咀嚼和吞咽半固体食物、用手摄食的能力。父母对孩子的信号做出反应,增加食物的种类,注意质地和口味,鼓励宝宝尝试自我摄食。孩子在顺应喂养中,感受进餐是件有趣的事情,学到了自我满足、摄食,尝试新口味和不同材质的食物。
医生介绍,在生命的早期,“顺应喂养”对儿童的营养、生长、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医生给出家长一些建议:父母对宝宝发出的信号要正确回应,需要分析哭闹的原因,而不是每次哭闹都需要喂养;应尝试让孩子自己拿食物吃,孩子拿取食物前,将他们的手洗干净;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发育水平,提供合适的食物,包括鱼虾蛋奶和蔬菜水果等;当孩子发出信号拒绝时,不要强迫喂养,并思考拒绝的原因。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