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992)
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谭禾子、春斋等。嘉兴人。民国元年(1911)2月25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次年回原籍嘉兴。民国15年,谭其骧于秀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大学因系中国共产党所办被国民党当局查封。谭其骧于当年转入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次年转入外文系,旋转历史系,遂立志于历史研究。民国19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以严谨直言获顾赏识。民国2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春任北平图书馆馆员、辅仁大学兼任讲师,后又兼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师。民国23年,他协助顾颉刚等创立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主编《禹贡》半月刊。民国24年,谭其骧在广州学海书院任导师,次年回北平,先后在燕京、清华大学任教。民国29年初,至贵州浙江大学史地系任副教授、教授。民国35年,随校迁回杭州,后兼任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谭其骧于地理沿革、疆域史地和民族问题极有研究,自成体系,早年发表的多篇论文都被学术界视为定论或本学科的理论基础,他在贵州任教期间还曾经着手编绘二十三幅中国古代沿革地图。
1950年,谭其骧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年任系主任。1959年兼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1982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同时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担任博士生导师。生前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副主任委员、总编辑,中国历史大辞典编委会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名列1986年美国《世界杰出人物辞典》,1988年英国《世界名人录》、《远东及澳州名人录》。谭其骧是九三学社社员,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是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2年8月28日,谭其骧因病在上海逝世,遗体覆盖着写有“华夏文化”的白布。他逝世后一年,子女按其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入长江口外的东海。
1954年秋,毛泽东与吴晗谈话时说应出版《资治通鉴》标点本,又说读历史应有一部历史地图集放在手边,以便随时查看历史地名的方位。吴晗与范文澜、尹达等商议后,请谭其骧主持编绘工作。1955年起,谭其骧等在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的基础上,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初稿完成于1974年,后陆续内部发行。1980年起修订,1982年起公开出版,至1988年出齐,历时三十余年。《图集》被称为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另一工程为二十四史的点校),全书共八册、二十个图组、三百零四幅地图,收录了清代以前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主要居民点、部族名以及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关隘、海洋、岛屿等约七万余个地名。除历代中原王朝外,还包括在历史中国范围内各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和活动区域。他经过反复考证研究,确定了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反映了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为今天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贡献的事实,既显示了汉族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也肯定了少数民族对边疆的扩展和巩固的重要功绩,揭示了统一逐步扩大、巩固,开发逐步深入、稳定的基本趋向。在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和疆域边界等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图集》所确定的关于历史中国、中原王朝、边疆政权、非汉族政权、地方政权、自治地区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中国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历史政区地理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依据,吸取了考古学、地理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内容完备、考订精审、绘制准确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公认为同类地图集中最优秀的一种,是中国历史地理学最重大的一项成果。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时来到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图集》被作为礼品赠送给里根,为复旦大学赢得了声誉。1971年后,他还参与了《二十四史》校点稿的审定工作。在最后的十年间,他又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该《图集》包括历史人文和自然两方面十多个专题图组上千幅地图。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谭其骧对黄河、海河、长江中游水系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撰写了《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长期安流的局面》一文,提出以牧业为主的民族迁入中游地区和人口锐减造成前农垦区缩小,客观上减少了水土流失量,是黄河长期安流的决定因素。他还发现了一条从未被人所知的上古黄河故道,从而证实了西汉以前黄河下游的改道曾极其频繁。他对海河水系的形成、上海的成陆过程、洞庭湖的变迁、鄱阳湖的形成等都做过专题研究。这些成果不仅对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对我国的灾害防治、水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谭其骧治学严谨认真。他熟读大量古代典籍,因为经常查阅《汉书·地理志》,几乎将该书全部翻烂,《水经注图》也被翻得中缝破裂。他也注重野外实地考察,在编绘《图集》和考察长江水系和黄河古道时,他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中原大地,对于经过的一千五百多个县,他能一一道明它们地理位置和隶属关系。他从不贪图名利迎合他人,曾说:“我为求真,不在乎是否得罪权贵”,并劝戒后学专心致力于专业,不要去写应时文章。 “文革”期间,他不顾自己“一批二用”的身份和被排队在定稿小组之外的现实,顶住压力,对包括“红卫兵”在内的一些人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稿中犯的错误提出异议和抗议。对于编绘地图集要为“反帝反修”服务等问题,他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直率地表明:“边界问题是复杂的,一定要研究大量材料才能判断。”
谭其骧十分热爱故乡,他以嘉兴古称长水命名自己的论文集,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长水集》(上、下册),收录了他1982年前的主要论文,1994年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长水集续编》。谭其骧弟子葛剑雄在整理其遗著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和《悠悠长水──谭其骧后传》,先后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