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走进南湖 >> 南湖名人

黄昆

2014/11/20 来源:南湖新闻网 作者:

  (1919—2005)

  黄昆,祖藉嘉兴。民国8年(1919)9月2日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熏陶,对黄昆日后形成谦虚、严谨、开明、豁达的性格影响很大。小学时,黄昆并不以聪颖见长,进入中学后,受伯父教导,日益刻苦,学业才有较大长进。民国26年,黄昆通过考试,被北京通县潞河中学保送进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大学期间,他通过自学掌握了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并撰写了《海森堡和薛定锷量子力学理论的等价性》一文,作为他的大学毕业论文。

  民国30年(1941)秋,黄昆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经葛庭燧推荐,到西南联大任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的助教。他除了每周带学生做一次普通物理实验外,还旁听了多门物理系高年级以及研究生课程,选修了群论、陈省身微分几何等数学系课程。次年,他考取了北大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生,师从吴大猷。民国3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在西南联大期间,黄昆、杨振宁、张守廉曾一同兼任昆华中学教员,并在该校合住一间房子。西南联大学术氛围浓厚,师生互相之间进行讨论、辩论乃至争论司空见惯。黄昆、杨振宁、张守廉经常在路上、茶馆里、寝室中进行“论战”。一次,三人辩论量子力学中测量的意义,从白天激战到傍晚,息灯后躺在床上仍在继续,最终三人都从床上跳起来,秉烛阅查海森堡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黄昆对杨振宁极为推崇,称其为“天才”,并说:跟他讨论问题,我觉得在当时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对他来讲,我觉得好处是少一点,因为毕竟他的天赋更高一些。所以我觉得我们两个人在那儿吵,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完全平等的。杨振宁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从那些辩论当中,我记得黄昆是一位公平的辩论者。他没有坑陷他的对手的习惯。我还记得他有一个趋向,那就是往往把他的见解推向极端。很多年后,回想起那时的情景,我发现他的这种趋向在他的物理研究中似乎完全不存在。在不断的争论中,他们互相激赏,结成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深厚友谊。

  民国34年(1945)8月,黄昆通过了庚款公费留英考试,到英国布列斯托大学物理系学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莫特(197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在莫特影响下,黄昆把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定为固体物理学。他先后完成三篇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论文《稀固溶体的X光漫散射》中提出了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的理论,该理论于二十一年后由德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证实,被国际科技界命名为“黄散射”,成为研究固体中杂质状态的重要依据。民国36年5月间,黄昆去爱丁堡大学任访问学者,跟随物理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玻恩工作。玻恩曾计划撰写一本关于晶格动力学的专著,并已写了若干章节,但因故未完成。玻恩发现黄昆熟悉这门学科,并有深邃的见解,便给他看了手稿,建议由他完成这部专著。黄昆耗时四年,完成了书稿。他不仅以严谨的论述和清晰的物理图像对晶格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且还溶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这个领域。后来,玻恩在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自谦地说:“书稿内容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我能懂得年轻的黄昆以我们两人的名义所写的东西,就很高兴了。”该书自1954年问世以来,一版再版,成为固体物理学经典之作。在1989年德国一个学术会议上,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物理系主任对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张树霖说:“我把黄昆先生的书和《圣经》一起放在床头。”

  民国37年(1948)初,黄昆应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弗洛里希的聘请,到该系任博士后研究员。期间,他与A·里斯相识、相恋。1950年,两人共同完成了《F中心的光吸收与无辐射跃迁理论》这篇论文,提出了在晶格弛豫基础上的多声子光跃迁与无辐射跃迁理论,被称为“黄-里斯理论”。黄昆还提出了晶体中的电磁波与晶格振动的格波会互相耦合,形成声子极化激元。他在处理声子极化激元时,引入一组唯象方程来描述极性晶体中光学位移、宏观电场与电极化三者的关系,学术界将其命名为“黄方程”。

  黄昆虽身在异国他乡,但心系祖国,时刻想着以所学所长报效国家。1947年,他在给杨振宁的一封信中说:“像他(指他的导师莫特)这样的少数几个人就支住了整个英国的科学研究,假如你要坚定地走科学研究这条路,还有什么比建立一个中国物理研究中心更让人兴奋呢?……它的重要性应该比得一个诺贝尔奖还高。”1951年底,黄昆离开英国优良的科研、生活环境,回到了祖国,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普通物理》。次年4月,A·里斯跟随他来到中国,并取中文名李爱扶,两人结婚后,李爱扶也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黄昆授课时精选内容,认真准备,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有深入的理解。他不仅指出现存理论能解释哪些实验事实,而且还指出其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发展方向,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物理学的前沿领域。他还在北大开设了国内首门固体物理课程。1955年,黄昆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他参与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为重点发展我国半导体事业提出了具体规划及实施的紧急措施。1956年暑假,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五校联合在北大物理系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黄昆任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培养的二百余名学生成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骨干力量。1958年,黄昆、谢希德合著的《半导体物理》出版,这是我国半导体领域最早和最重要的著作,当时在国际上也属前沿。黄昆在北大执教二十余年,桃李遍天下。

  “文革”中,黄昆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并接受劳动改造。1977年11月,在邓小平直接提议下,黄昆调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从1978年初开始的十个月中,他每星期都抽出半天时间给全所科研人员讲授半导体物理的理论基础,带动半导体所学术水平的提升。1983年,黄昆又提出无辐射跃迁理论的多频声子模型,进一步发展了无辐射跃迁理论。他退居二线以后,集中精力进行半导体超晶格物理问题的研究。他与朱邦芬提出的计算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模型以及类体模的解析表达式,被国际上称为“黄—朱模型”。2001年,黄昆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科学技术奖。次年2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为他颁奖。2005年7月6日,黄昆在北京去世。

  黄昆的科研成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祖国和人民也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他曾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藉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圣母大学授予他“第二届理论物理弗雷曼奖”、美国中部州立大学协会授予了他“卓越外国学者”称号。2000年,香港科技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还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他曾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其他奖项多次。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1996年获陈嘉庚物理奖。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黄昆文集》。

  黄昆为人鲠直严谨,对人对己都要求十分严格。一次,北大物理系一位教师申请评教授职称,大多数学术委员都表示同意,而黄昆却“固执己见”,坚称根据该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成就,只能评为副教授职称。黄昆对于研究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总是反复推敲,认真推导和计算。他还严格要求中青年科研人员,常常对他们撰写的论文多次修改,以致于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覆盖了原稿。黄昆夫妇为人低调,不以大科学家自居,他们的住所并不宽敞,衣着也很俭朴。一次,杨振宁回国在友谊饭店讲课,黄昆和学生张树霖一起去听讲,门童却将黄昆拦在门外不让进去。黄昆在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五百万元奖金后,并没有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是将钱交给当时的半导体所所长郑厚植,希望用于科学研究。黄昆去世后,半导体所用这笔钱成立了“黄昆基金”,以奖励国内在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领域成果突出的科学家。

标签:编辑:莫莉芬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