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教育之窗 >> 出国

留学国外,你感到安全吗?

2014/08/04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沈爱君 实习生 付梦婕 摄影记者 袁培德

  暑假,选择在国内读大学的学子正期待着崭新的大学生活,而选择国外留学的孩子则需要做更多准备,有关安全的话题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不久前,南加州中国留学生遇害案的审判,再次把大家的目光引向了留学生的安全问题。出国留学怎样做更安全?记者来到嘉兴中智留学有限公司,有着多年海外生活经验的池斌老师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

  熟悉所在国家的安全知识

  池斌老师认为,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制度,中国大部分的学生将精力花在了学业上,一定程度上缺乏面对紧急状况时应该有的安全自救知识和判断能力。对于打算出国留学或者已经在海外留学的同学来说,独自在外,遇事都需要自己独立解决,因此更需要重视安全方面的知识。

  比如,在自己所在的留学国家,交通规则是什么,汽车靠左还是靠右行驶,马路上行人可以行走时的标记是亮绿灯还是白灯……对于在国外已经买车的同学,一定要改掉在国内养成的随意变道超车、不礼让行人的坏习惯。比如,在美国开车,直行的车辆具有绝对的优先权,而且美国人已经养成了变道转弯车辆避让直行车辆的习惯,如果有学生在国内养成了随意变换车道的坏习惯,出国后仍然不改,那么轻则车损破财,重则车毁人亡。还有,如果在路上行走,一定记得走人行道;电器不用了,要随手拔下插头或者切断电源,将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高温环境;睡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等。此外,基本的安全知识也非常重要。比如说最基本的,在自己留学的国家遇到匪徒打劫应该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遇到火灾需要拨打什么号码进行报警等等。

  养成良好的留学生活习惯

  留学海外,远离父母,健康和安全是快乐学习的基础,池斌老师建议留学生要科学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高调的学习热情,养成低调的生活习惯,不显摆,不露富炫富,不滥交朋友,远离生活混乱品行不端的人群。他建议留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华人和国外学生的社团活动,开阔自己的眼界和经历。在保证营养摄入、日常生活开销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支出,比如购买大量的奢侈品。

  池斌老师认为,这次南加州大学生受袭击事件提醒留学生尽量不要在晚上9点以后还独自在校外行走!在涉及中国留学生的袭击抢劫事件中,多数受害者是夜晚仍独自在外活动。美国大部分小镇在晚上9点甚至8点以后就非常寂静,所以独自在路上行走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如果真的迫不得已需要在夜深人静时外出,那么要尽量和同学一起结伴行走,或者就在同性朋友那睡一晚。

  池斌老师介绍说,目前主流的留学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在安全方面都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使在新西兰、挪威、丹麦这样的大家普遍认为比较安全的国家留学生活,如果留学生自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习惯并掌握安全知识,那么悲剧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细节的疏忽而发生。他建议,无论在哪个国家,留学生都要养成4个习惯:低调做人,不显摆,不出口伤人,不要因为一时意气与人结怨;多多了解留学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姿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谨记:安全第一,健康第二,学习第三。

  家长记得多和孩子交流

  不久前,南京一位特级教师妈妈写的一篇有关女儿出国留学的文章被热传,她的女儿去荷兰留学后,因为情感困扰自杀了,这位特级教师妈妈痛悔自己的粗心。这一事件也提醒家长要注意关心和引导留学孩子的心理情感问题。

  池斌老师说,现在的家长过多强调学习和能力,缺少对孩子精神层面上的关心和理解。因为情感困扰而自杀的案例每年都有,说明学生在情感上还不够成熟。其实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留学,出国留学从来都不是一件表面上看着那么光鲜的事情,海外留学带来的寂寞孤独和遇到挫折时的无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受得住,良好的心态是出国留学所必须具备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强大的内心去克服困难,遇事就退缩或者放弃,那么只会让自己的留学之路越走越窄。每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和同学相处不够融洽导致在国外孤独无助而选择回国的学生屡见不鲜,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留学。

  池斌老师说,家长要借南京这位妈妈的惨痛经历,好好反省自己:花巨资送孩子到海外留学固然不错,但同时也要多花些时间陪同孩子一起成长。在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吃穿住行,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状态,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有效和积极的引导。孩子碰到困难多给他们鼓励和安慰,而不是一味责备,对自己的孩子做出正确的评估和认识,再听取专业的留学顾问和有留学经历的学生的经验,积极和孩子进行沟通。

标签:编辑:莫莉芬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