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理论园地 >> 理论时评

常“蹲”人民家里,也就蹲在了人民心里

2011/06/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健凤
     今年以来,中央接连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和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之际,这一自上而下的部署和行动耐人寻味。在这个背景下,近期,江苏、山西、重庆、湖北等省市开始组织实施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其中部分省市的省级主要领导干部直接“蹲点”到农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声,聊家常,拒绝层层陪同,力戒扰民,其释放出的新讯号受到社会关注。(《瞭望》新闻周刊6月26日)

  看完这洋洋洒洒几千言文,笔者感动不已。“蹲点”调研,这一种传统的、直接了解民情的方式,在众多浮躁、作秀、功利性的扰民调研工程中显得那么弥足珍贵,似乎释放出一种新的信号,也在警示着领导干部回归踏实肯干的良好作风。

  党的领导干部直接住到农户家中,像农民一样起居、劳动和生活,这种作风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以来的优秀传统,也正因为如此贴近老百姓,了解民众疾苦,共产党人才能在那个的艰苦时期牢牢把握真实的民情,真正做到与民同乐,与民同苦。然而现在,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时候,为何会有人产生惊讶甚至质疑的态度?

  领导干部下乡调研,直接在农户家里住上几天,这件事情难道真的那么难吗?非难也,是不为也。比起在办公室里天天吹着空调、莅临各种星级接待饭局的丰富享受而言,去肮脏寂静、物质稀少的农村里呆那么“长久”的时间,这的确需要部分“繁忙”的领导干部下定决心。在这部分干部眼里,实实在在的下乡调查并不是本职工作,所以是不为也,非难也。

  至于惊讶甚是质疑的态度,其实也不能怪老百姓,这只不过是对许多干部们平时“走场式”的调研方式最直接的表情反应而已。一直以来,在新闻中人们总是能够看到某某领导下乡调研的报道,这种事先踩点、精心准备、几级陪同的调研方式早已令人司空见惯,甚至麻木。领导们在众人陪同下,拿着锄头下地挖挖泥,摸摸稻子麦子,听取当地干部汇报工作,即使能了解部分过滤了的民情,也始终不是来自基层民众最真实的声音。长期以往,老百姓对干部下乡调研只能形成固有的走马观花印象,这恐怕还是领导干部们自己打造的形象。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口号不能只是用来喊的。其实,中共许多高级优秀的领导干部始终致力于走进基层,倾听民众的心声。温家宝总理就做到了表率带头的作用。身为总理,难道他的公务不忙吗?可我们还是能频频看到温总理奔走于全国各地进行基层考察,与民同吃同乐,一起过节。总理注重调研的真实性、可靠性的作风也是有目共睹,令人折服的。

  希望领导干部“蹲点”调研这股回归良好作风的风潮不要只是一场浮云!领导干部常“蹲”在人民家里,也就蹲在了人民心里。

标签:编辑:金骏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