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出彩。音响、喇叭等电声产品的音质有了专业检测仪器、重度耳聋患者能用上价格较低的国产人工耳蜗……在冯海泓的研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服务下,高新的声学技术不再是实验室技术,而是面向市场的产业化技术成果。
1966年出生的冯海泓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现为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早在1991年,冯海泓就开始在声学领域从事研发工作,2005年担任中科院声学所嘉兴工程中心主任后,他更注重新媒体电声器件与电声测试技术、音频和语音识别技术,水声技术和医疗声学等领域新产品研发、技术转移转化和技术服务。2007年,他还与伙伴共同创办了嘉兴中科声学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声学技术和数字系统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和市场化;2009年,他又与美国国尔湾加州大学的曾凡钢教授一起,成立了嘉兴益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助听器研发平台,推动助听器产品的产业化。
如今,冯海泓主导下的中科院声学所嘉兴工程中心已承担科研课题近20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近10项,并与嘉兴等地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带动了当地经济升级转型和保增促调。
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贡献奖科技类先进个人一等奖,冯海泓的反应很平静,他表示,今年将带领团队加快国产人工耳蜗产品化进程,推进全数字助听器产业化项目,拓展海洋声学仪器、电声检测产品的应用领域等,加速电声企业转型升级。
既是科学家也是企业家
从事了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不安于实验室方寸之地的冯海泓于2005年来到嘉兴,将工作重心从单纯的科研向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产业化转移。
带着满腔热情,冯海泓带着研究成果不断往来于当地的相关企业。但刚开始,冯海泓带去的技术企业没有兴趣,而企业需要的技术他们又没有。冯海泓发觉不能用原先的科学家思维,必须转变思维,从企业角度研发技术,把科学家与企业家思维结合起来。于是,冯海泓把企业需求、市场需求作为科研项目的切入点,根据企业需要研发产品,使科研项目能真正转化为产品。
蓝牙立体声耳机是中科院声学所嘉兴工程中心与企业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当时走访企业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希望能把手机放在办公桌、背包或口袋里,轻松、方便地进行手机语音通话,而市面上大多数蓝牙耳机都是单声道。”冯海泓说,他们拥有这方面的技术,但与企业联系合作却并不顺利,直到经过3个月反复交流、实践,把样品拿到企业手中,才终于赢得了企业的认可。浙江新嘉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也与中心共建“新媒体电声器件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了蓝牙耳机系列产品。
继蓝牙耳机系列产品后,冯海泓又与嘉兴企业合作二次研发,与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手机声学联合实验室”,帮助其解决手机设计、生产和测试中的共性声学问题,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多道电子耳蜗的国产化研发及辅助设备配套研制”不仅在2009年成为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谋划项目,获得913万元的资金支持,而且已与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产业化合作协议,并将在嘉兴科技城培养专门的听力验配师,加快产业化进程。
开拓地方经济增长新亮点
冯海泓为企业成功研制的技术产品有许多,如水声技术转化的水下定位系列产品、水下声学成像系列产品、医疗声学产品、电声系列产品等,满足了许多企业的共性需求,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True Sound电声参数综合检测仪,是冯海泓和他的团队根据当地电声企业普遍缺乏高性能综合检测仪的情况,研制出的国际一流水准电声参数综合检测仪。该项目获得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80万元的补助,还吸引了多家江浙地区的韩资、内资企业批量采购。近年来,中心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达471万元,而且还成功助推了浙江新嘉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上市,研发项目也成为该企业上市募股书中新投资项目的主要内容。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