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举措解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的要求。 “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体现了党对优良作风、优良传统的承继与 弘扬,表明党对当前党内生活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反思与解决。
【针对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得到恢复。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党内生活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又出现不少新问题。
——“好人主义”。所谓“好人主义”,是指一些党员在原则性问题面前,不问是非曲直,搞一团和气,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态度。很多人把批评看成是“打棒子”、“戴帽子”,信奉“多栽花,少栽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好我好大家好”。害怕得罪人,遇到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当老好人,不敢去开展思想斗争,听任各种错误思想自由发展;有些党员对一些问题明明有意见,却不敢当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是在背后议论,犯了自由主义的错误。这种表面化的、虚伪的、庸俗的团结不仅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会纵容错误的滋生和发展,从而对党的发展和党员成长埋下隐患。
——“曲线批评”。当前,在部分党内生活中,形式主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现象频发。很多批评总是浮光掠影,说远不说近,说人不说己,讲社会问题不触及个人问题;提批评意见时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开展批评时并不触及到错误实质,只是简单的提出“希望”,以希望、要求代替批评,达不到“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目的;有些党员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变相的“表扬与自我表扬”。这种以“不伤人”为原则的“曲线批评”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
——“实用主义”。有些党员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原则。这种“对上级说恭维话,对同级说过年话,对下级说表扬话,对棘手的问题说含糊话”,在进行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也是“批评自己谈感受,批评别人谈希望”,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用主义思想在党内的蔓延。
——“家长制”作风。在一些单位,某些领导的家长制作风仍然存在。有些领导在单位内大搞“一言堂”,容不得批评意见,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一些领导对待批评“叶公好龙”,口头上欢迎大家批评建议,但一旦动了真格,触动到自己的痛处,便会对批评自己的人轻则冷淡非难,重则打击报复,从而窒息党内民主,压制党内批评,危害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有些领导干部听到别人讲自己的政绩喜笑颜开,但稍有批评意见便满心不满,这种官僚作风,又助长了下级对上级吹嘘拍马、阿谀奉承、搞无原则歌功颂德的庸俗作风。
【症结根源】
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党内生活出现庸俗化倾向,其根源在哪里呢?
——党内生活原则性不强是根本原因。从主观上看,有的党员党性锻炼不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党的观念淡薄,在党内滋生了庸俗的风气。从客观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庸俗、腐朽的思想侵蚀了党的肌体,商品交换的原则侵入到党的政治生活中,造成了党内生活原则性不强,使党的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受到削弱。
——庸俗的关系学严重阻碍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变得空前活跃,有的党员把党内的同志关系看成是相互利用、构筑人际关系网的平台,关系重于原则,讲究投桃报李,遇事以个人得失决定批评策略,互相包庇纵容,千方百计压制群众的批评意见。
——缺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机制。一些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生活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有的虽然定有制度,但不去落实,形同虚设。
——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在一些单位,领导干部不能积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敢于批评的同志排挤打压;一些敢于开展批评的党支部班子往往被视为不团结,形不成合力,而有些互相吹捧、一团和气的班子反而被认为坚强有力,所有这些,都挫伤了基层党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积极性。
【历史经验】
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纠正和克服自身缺点错误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列为我们党领导民主革命24年来所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并指出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党内许多干部在思想上、工作中开始产生骄傲情绪,出现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1950年4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并将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员的八项条件之一。然而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任务的开展,党内“左”倾冒进的情绪再次滋长。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不但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损害了党风建设,也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蒙上了阴影。1959年的庐山会议丢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后来进一步发展到“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十年“文化大革命”更使党内生活陷入混乱状态。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内民主生活逐渐活跃。在1978年底相继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敢讲心里话,敢讲实在话,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都是党内生活的显著进步,对党的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党内生活中发扬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压制党员批评,进行打击报复或诬告陷害的人和事,要认真查处。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党光明磊落、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全党同志必须正确运用这一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进一步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
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雄辩的证明,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消除误会、增进团结,最终取得革命和建设实践胜利的法宝。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一旦被践踏,党内民主生活就无法正常开展,党的监督机制就会失灵,“一言堂”的家长制作风就会滋长,从而影响党的事业。如果一旦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党和国家的利益就将遭受严重损失。
【新要求、新举措】
为了切实改变党内生活庸俗化的倾向,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围绕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
第一,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领导班子要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在于领导干部的带头和表率作用发挥得好不好,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表率。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具有纪律约束和制度保障。党章是约束和规范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必须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办事,用党的根本大法统一全党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应该考虑制定制度条例,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其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第三,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
第四,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不准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要大力营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环境。树立正确的批评观,作为上级要有虚怀若谷的度量,作为下级要虚心接受上级的批评,作为同级要正确处理批评与团结、友谊的关系,虚心接受批评。要重视批评中一切好的意见和合理的成份,及时采纳到工作决策和行动中去;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对那些认真开展批评、严格自我解剖的同志一定要给予支持和充分信任,对那些嘲讽、贬损甚至压制、打击报复批评者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