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至25日,海协会长陈云林率团访问台湾,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中市举行第四次“陈江会谈”,签署了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农产品检疫检验、标准计量检验认证等3项合作协议,并就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展开对话。这是去年岛内政局发生积极变化以来陈云林第二次赴台协商,不仅有利于巩固两会制度化协商机制、深化两岸经贸交流、拉动岛内经济复苏,还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协商ECFA进程,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陆历来主张通过协商谈判打破政治僵局,改善两岸关系。第四次“陈江会谈”就是在两岸关系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
一是两岸多渠道沟通机制逐渐形成。两岸两会协商成效明显,国共论坛影响不断扩大,致力于民间交流的海峡论坛闪亮登场,博鳌论坛、APEC峰会不断释放善意,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两岸行业对口交流、两岸城市互办文化周等专业活动目不暇接,两岸逐渐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机制和平台。
二是两岸高层互动更加频繁。两岸党政高层互动趋于常态化,“温钱会”、“胡吴会”、“胡连会”相继登场,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许嘉璐、彭佩云、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前副主席张克辉,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等接连访台,两岸高层互动氛围良好,互信不断深化。
三是两岸经贸交流日益深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多次宣布重要惠台措施,先后组织3批“海贸团”,江苏、河南等省市交流团,家电、农产品等行业代表团赴台采购,金额高达百亿美元,两岸联手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成效显著。2009年前10个月,两岸贸易额为836.4亿美元,台湾自大陆进口160.1亿美元,出口676.3亿美元,大陆稳居台最大贸易伙伴。两岸签署3项监管合作备忘录(MOU),推动金融合作迈入实质阶段。
四是两岸人员往来更加热络。两岸空运、海运直航继续落实,定期航班得以成行,全面双向直接“三通”成效显著。截至2009年11月15日,两岸直航共运输294万人次,全年两岸人员交流突破500万人次。大陆推动多批“万人团”赴台,陆客赴台观光人次迅猛增长。
五是两岸文教合作不断升温。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以文教交流合作为主题,达成6点“共同建议”、29项具体措施,成为指导两岸文教交流的重要文件。一年来,两岸合办世界佛教论坛,两岸故宫实现高层互访,两岸文字专家合编《中华大字典》,两岸少数民族交流、陆生赴台短期学习、两岸文学、艺术、新闻等领域交流非常热络。
在两岸关系大幅改善、两岸交流持续深化、两岸互信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陈云林访台成为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第四次“陈江会谈”达成多项直接惠及基层民众的成果,并就多项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双方除签署《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还达成强化自然灾害预警合作、继续推动文教交流、鼓励两岸专业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和联系平台、陆企赴台投资及产业合作等共识,敲定将ECFA与知识产权保护列入下次协商议题。
此次会谈还进一步巩固了两会制度化协商机制。两会于2008年6月复谈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3次协商,达成9项协议和1项共识,初步确立两会制度化协商机制。陈云林这次二度赴台参加两会协商,进一步巩固了两岸两会定期在大陆和台湾轮流举办的制度,推动两会协商走向制度化。特别是,原本列入此次会谈的避免双重课税协议因技术性问题缓签,两会就未来成立副会长级的检讨平台及以“换文方式”简化签约程序等议题交换意见,都说明双方更加注重互惠互利和实际效果,两岸协商理念更加坦诚务实,同时也戳穿了民进党对两会“照表操课”、“为签而签”的污蔑。多数舆论认为这象征着两会协商开始走向“常态化”,未来双方“将更能准确拿捏分寸”,对两岸交流尤其是ECFA等重大议题磋商,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是有利于提振岛内经济,增强民众对马当局拼经济的信心。第四次“陈江会”备受业者期待,签署的渔船船员劳务协议,有助于解决台湾渔业劳动力缺乏问题;农产品检疫检验协议有助于保障台湾民众食品安全,加速农产品销往大陆的通关效率;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协议有利于保护台湾消费者权益,推动工商业产品拓展大陆市场。即便缓签的避免双重课税协议,也有助于降低台干、台商的税负。台湾茶叶输出公会、养殖渔业发展协会等组织均认为,所签协议有助于建立台湾品牌,拓展大陆市场,对岛内业者将是重大利多。部分大陆企业释出赴台投资意愿,也将为岛内企业注入活水。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陈云林指出,两岸协议的落实,促成了无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两岸同胞互蒙其利,“两岸正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未来“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江丙坤表示,两岸合则两利,竞则双输,两岸优势互补、携手合作,有利于两岸永续发展、创造和平共荣的新局面。大陆各地台商、岛内行业组织均认为,两岸两会交流气氛愈来愈好,有利于两岸贸易往来,希望两岸尽快签署避免双重课税协议,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央社”强调,台湾必须做好准备,全力“迎接两岸经济新局”。
两岸一年来洽商ECFA相继经历个别研究、共同研究、4 次非正式协商,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两会此次就ECFA展开对话,标志着双方协商进入新的阶段,为未来洽签工作营造有利氛围。陈云林指出,ECFA是“单纯经济议题”,既要符合WTO规则,又要有两岸特色,应努力消除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障碍,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代价最小化”,尤其是南部中小企业与大陆企业优势互补,签署ECFA后可以联手走向国际。江丙坤表示,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刻不容缓”,但须“正视两岸总体经济规模及体制上的差异性”。舆论分析,未来半年内两会将陆续展开专家级、秘书长级、副会长级商谈,争取在2010年第五次“陈江会”完成签署。
两会重启制度化协商以来达成多项协议,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同胞感情,强化了共同利益,岛内主流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怀有高度期待。民进党方面在“陈江会谈”期间大肆举行抗议活动,并未获得民众认同。民进党继续采取“逢中必反”策略,以“台湾主权”为幌子,干扰“陈江会谈”,夸大ECFA对民众的冲击,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凝聚泛绿支持,给马当局大陆政策添乱,破坏不断改善中的两岸关系。有意参选明年“立委”补选及“直辖市长”选举的民进党要角借机扩大曝光度,有意角逐2012年“大选”的蔡英文、苏贞昌、谢长廷、吕秀莲等“天王”也强化“打马”力度,获取选举利益。但民进党破坏行动并未获得民众认同,原本规划10万人参加的游行,最终仅动员到3万人。《联合报》公布的民调显示,56%的民众不满民进党的抗议活动,蔡英文的满意度也由县市长选后的43%降为38%。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仍然是岛内主流民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不可扭转的历史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