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49年7月入伍——杭州新闻学校,曾在浙江日报社实习,后调嘉兴工作。曾多次去南湖,南湖很美:“烟雨欲来,微风拂晓”,赏心悦目。
1959年我在杭嘉湖报社工作,编辑部策划建国10周年专题报导——“光辉的10年”专版。我花了几天,采写了长篇通讯:《红色的南湖》,这也是我头一次真正认识到南湖真面目,令我仰慕功勋,面怀壮烈,肃然起敬,悠然神往。
我深入到南湖边的工厂、农村采访,这里的人们会自豪地告诉你: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在1959年嘉兴县委档案室里查阅了王会悟同志的回忆录,即“一大”转移到南湖续会的情景:灰蒙蒙的阴天,不时飘下少许雨丝,湖面静稍稍,王会悟坐在船头放哨。当时湖面还有一艘“丝网船”,是城里一户富裕人家过满月游湖欢庆。直到傍晚,从远处传来了汽艇鸣轰声,立刻引起了党代表们的警惕,伪装的麻将牌声顿起。经了解这艘游艇是一户地主下乡返城的,一场虚惊。我们的党就是这样在风风雨雨的日子里诞生、博斗、壮大,直至胜利!
在黑暗的日子里,南湖边的工人在艰难险阻的道路上顽强斗争、前进,建于1923年的嘉兴 绢成公司裕嘉分厂(即嘉兴绢纺厂前身),工人对资本家残酷压迫和剥削,从来没有屈服过,就是在“四·一二”大屠杀,蒋介石屠杀革命忠士,工人们的斗争也没有停止过。为了表达愤怒,厂里传开了一首歌谣:“东南西北方,打倒孙传芳(军阀);一二三四五,打倒吴佩孚(军阀);六七八九十,打倒蒋介石”。
南湖边的工人还写下了不少斗争的史诗。1959年那年老工人陈阿香已经54岁了,他追述了1935年7月3日起罢工5昼夜取得胜利的故事:这一天,厂里贴出了一张布告,内容是:“10小时劳动改为12小时劳动,工人夜班津贴费和加班费一律取消”。当天夜里工人胡铭升在各车间,工场里分发了罢工传单。第二天,机器哑了,工人们拥到厂办公室评理,资本家溜了,国民党头头和县长也不露面,晚上警察局长却来软硬兼施,要工人恢复生产,工人们怎也不答应。一连三天,厂里的精练工场浸着的“长吐”,茧子快要烂了,资本家找一批劳动力企图踢开罢工工人。工人知道后,就去说服被欺骗的新工人。第四天,资方通过警方在厂边的盐仓桥上架起了机枪,密布岗哨,强迫工人开工。工人们为了斗争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和“捉迷藏”的方法,开几车,歇一歇,第五天,资本家软下来了,布告收回,罢工期间工资照发,还加了日工资5分钱。
南湖的四周还有不少渔村,许家村、石头湾、青杨桥一带有渔民、船民和种植青菱、蔬菜的农户,他们世世代代出生在南湖边,靠着南湖边过活。男的捕捞,女的划船。在旧社会,捕捞生活尝尽“三漏”味——船漏雨、篷漏风、网漏鱼。谚语:一网一船(鱼),鱼行赚钿;网网落空,渔民吃风。内塘养殖是否好些呢?每当农民卖“青苗”之时,也是渔民青黄不接之际。忍痛出售“青”鱼,任凭鱼行老板杀价,也随便鱼行老板哪一天提货,清塘,结果是“一塘肥鱼半塘价”。摆渡口的“船娘”自喻若命鸟,她们的生活也是“橹柄头,摇得雪雪亮,到年底没有一件新衣裳”。
南湖边的渔民,船民双手划破河水万里,风里浪里身 转。1949年进行了水上民主改革,我曾在水上派出所里看到一份资料,这一年,南湖边的渔民、船民和水上穷兄弟们一起,挺起腰板,斗倒了水上“七虎”、“一豹”、“三大元帅”和“四大金刚”,横行在南湖的“参议员”许贵金和黄鱼工会理事长周亚宜(女),依法被群众管制,渔民和船民成了南湖的主人。
从此,南湖变得更美丽更迷人了。太阳燃烧着朝霞,碧波荡漾,闪灼着耀眼的金光,鲤鱼不时地泼刺地躍出水面,溅起一陈水花,密集的菱叶上,晶莹的露珠透着亮,远处传来了悠悠的古老的菱歌:
“八月桂花喷喷香/姐妹双双采青菱/采得青菱哈里卖/嘉兴城里有菱行/别忘留风只新鲜青菱待
1959年重修南湖烟雨楼,并将仿制的“仰网船”停泊在烟雨楼边,让游客瞻仰圣地,可以登上“红船”,想见当年革命郡彦开天辟地,献谋划策的情景。
1963年董必武为南湖烟雨楼题写了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般般雷。”第二年,清明节董老重游南湖,又题了七绝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产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回踪。”从此,南湖又多了个新景点——访踪亭。
星火燎原,南湖革命纪念馆创建于1959年,馆址没在烟雨楼。1955年9月邓小平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1年6月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新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在南湖原渡口落成,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党员和群众前来参观。易地重建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在市行政中心东侧,2007年开工2009年建成,面积比原馆大10倍,作为新馆的配套工程“七一”广场用地18.2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6万平方米)。嘉兴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就在此举行起跑仪式。2009年是建党80周年和建国60周年之际,南湖革命纪念馆即将对外开放,意义重大。让我们高呼“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