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余新镇四策并举,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2009/06/15 来源:区委农办 作者:
    2008年以来,余新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低收入群众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积极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建立健全了以工促农、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统筹城乡发展联动的长效机制,加大组织领导、政府扶持、区域协作、结对帮扶和社会援助的力度,进一步改善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结对帮扶树信心。结合党员承诺制和“六六群众工作制”,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百名干部联百户”行动,113名镇(村)干部与226户中心户、困难户结成对子。通过结对活动,使有创业和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掌握技能,尽快脱贫致富,使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感受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同时,镇党委、政府牵头,联合镇中心医院,全面深入地开展“扫盲助残帮困”志愿行动,通过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筹集“扫盲助残帮困”和谐基金,为家庭贫困的“盲残困”病人提供优惠医疗服务,2007年以来为47名视力残障群众提供免费治疗,使他们重树生活信心,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土地流转”创机遇。结合“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余新镇由渔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向流转土地的单位提供劳动力推荐,优先考虑失地农民、困难户,为困难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工资性收入。2008年公司已推荐有劳动意愿的土地流转农民556人次参加计时用工,年人均用工166天,按每工30元计,人均年收入4980元。

    三是技能培训促就业。该镇依托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平台,发挥各类农业技术基地的作用,对有能力的困难群众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脱贫。2007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技能、种养殖技术培训64次,为4700多人次提供培训。同时,在道路保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招聘上,对困难群体予以优先考虑,帮助其实现就业。

    四是专业合作社助创业。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作用,先后在褚大姐甜瓜专业合作社、祥祥甜瓜基地、绿草园禽业专业合作社等建立扶贫创业基地,2007年以来共结对贫困户116户。其中筹集20万元资金,流转土地20亩,在褚大姐专业合作社建立创业扶助基地,搭建10只“创业先锋号”流动钢架大棚,免费给5户困难群众使用,首批4户困难户户均收入达5000余元。
标签:编辑:杨懿泓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