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过端午,到嘉兴 2009年嘉兴端午文化活动回眸

2009/05/31 来源: 作者:

  摄 袁培德  李剑铭

  随着5月30日“南湖踏白船比赛”最终结果的诞生,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也画上了自己漂亮而圆满的句号,而“过端午·到嘉兴”也已成为全国各地游客心头的共识。

  显然,这不仅仅是一场全民的节日狂欢,更是一次传统民俗文化和情感的全面回归。它测量并展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厚度,见证了端午这个“我们的节日”在民众心目中的分量,唤醒了历史深处的共同记忆。

  从4月中旬晚报开始推出的嘉兴端午故事专栏,到10万册端午读本送到市民手中;从走进社区和广场的端午宣教文艺演出,到面向全体市民的百堂端午知识公益讲座;从首届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在嘉兴的召开,到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内络绎不绝的各地游客;从万人空巷的民俗文艺大巡游,到千人助威的南湖龙舟竞渡;从央视专题拍摄制作的节目,到古朴庄重的端午祭龙……2009年的初夏,人们把目光投向嘉兴,嘉兴把目光投向端午。

  提前一个月通过各种形式营造端午民俗氛围,用时间长度为端午节热身;央视领衔的各级媒体对嘉兴端午的聚焦,无疑是嘉兴端午节影响广度的体现;从百越族断发文身而为龙的传人,因此推出的嘉兴端午祭龙,挖掘嘉兴和端午的深厚渊源,反映的是嘉兴端午的独特深度;南湖碧波上和京杭大运河桥下的龙舟竞渡,展现的是龙舟健儿的风采,同时也印证着嘉兴城市发展的力度……2009年的夏天,嘉兴以一席端午民俗的文化盛宴,向世界展示了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厚度和温度。

  一场文化盛宴背后,是嘉兴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倾情付出:为会务忙得抬不起头的节庆办工作人员,为编排节目和安排赛程说哑了嗓子的文化体育系统干部,为维持市民观看秩序而一次次解说劝阻的民警公安,为第一时间报道活动消息而起早摸黑的媒体记者……然而也正是这样齐心协力的共同付出,在笑声伴着汗水一起飞扬的激情中,端午这个古老而厚重的节日才发挥出民俗文化内在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意义,从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华夏民族龙的儿女血液里共同的DNA。

标签:编辑:张国怡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