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界人士一直呼吁关注端午等民俗节日,甚至有人提出“保卫端午节”的口号,一时间还在社会上掀起不小波澜,但看如今这番景象,着实令人欣慰。
端午节为什么会差点“溜走”?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端午节最初的形式和内容,依附于农业社会本身。如今,城市生活高度现代化,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农耕文明逐渐被工业文明取代。由此不难揣测,为何吃粽子成为最普遍的过端午节方式,其他像插艾草、菖蒲等方式的活动渐被遗忘,乃是这种城市生活节奏的变化改变了节日本身。
节日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载体。文化是具有趋光性的,经济的光芒可以塑造文化的强势,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话热”现象,但是,经济实力的增强并不能天然地助推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端午节越来越简单地被粽子“符号化”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样过节是不是缺少一点什么呢?和西方节日是其文明的结晶一样,农历节日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研究一下一些“洋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们除了承载节日的物品或活动外,也多指向人们比较高的文化和情感诉求。在传统民俗节日的背后,到底该承载怎样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到底该怎样契合和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需要我们好好斟酌。
振兴传统文化,复苏端午节,应该让它成为一种时尚,而这需要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此次我们办的龙舟锦标赛,可以营造一种欢乐祥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氛围;通过诗歌朗诵、一些端午的祭祀活动,来怀念像伍子胥、屈原这样的一些爱国先人,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等。通过这些新形式、新内容,让人们首先喜欢它、关注它。
过个时尚的端午节吧,从现在开始。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