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独创“楚辞体”,以一部《离骚》奠定其文学史上第一流大才子的地位。屈原诗中独特而耐人寻味的“香草美人”寓意,令其人其诗散发着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亦可由此透视到,屈原本人特别注重仪表修饰,爱美且自恋。而屈原之死,是诗人以其高洁忠贞的生命为自己的完美主义,画上的最后一笔悲壮凄美的色彩。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汩罗江畔,国破家亡的屈原吟诵着“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从容抱石,自沉于滚滚汩罗江。
历史滔滔如斯流,多少风流人物转瞬即逝,犹如恒星永耀历史天空的那些人那些事,总有其钻石般不朽的质地光华。屈原为世人所念念不忘代代相传的,最实在可触的东西,是他留下的几部伟大诗作,《离骚》、《天问》、《九歌》、《怀沙》。这个一生致力于国家,直至最后以身殉国的贵族政客,最好的诗作都是在被楚怀王驱逐出境,落魄失意时聊以寄情舒怀所写。但恰恰使他流芳百世的,却是他的这些诗,以及他作为诗人的身份。
端午节亦称诗人节,不能不说是历史对文学的情有独衷。历史人物中最鲜活个性,流传最久的人亦为诗人文学家居多。这跟他们留下的美丽文字关系巨大。而人们天性中浪漫多情的基因,又促使所有涉及精神之美的东西能够深刻铭记,久久芬芳。
端午节往河里扔粽子,倒雄黄酒,划龙舟,都算是国人浪漫多情之最了。隔着千古之遥的苍茫岁月,依然如此深情地惦念着一个人,怕他被鱼咬虫噬,怕他一个人独守寂寞,每年这天都生出这许多事来。屈原若果真化做了水底神仙,恐怕亦会惊喜叹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后继有人之多兮,吾无悔兮。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