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端午节 >> 端午新闻

“真真老老”搭上城市品牌快车 【图】

2009/05/26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
    李光斗观点:不管城市愿不愿意,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这就为企业和产品品牌拓展了广阔的用武空间,成为企业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的快车道。因为在经营城市中,任何企业和产品都是消费链上的一环,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这个消费链,深入开发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并建立起产品的联动模式。

    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虽然起势比较晚,但却以最快的速度搭上了城市文化品牌的快车。公司广告语“真真的粽子传人,老老的嘉兴故事”就给人带来无限遐想。企业品牌讲述的正是嘉兴的粽文化与粽业的传奇。

    中华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但没有哪一个食品如同粽子般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从粽子的由来到端午节的习俗,一路的故事,一路的传说。纵观中华粽文化,从3000年前一路走来,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食品。粽子作为嘉兴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特产,与嘉兴特有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江浙一带,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和最主要的稻作区,同时也是最早和最主要的端午竞渡文化区,从远古时代农业文明发轫到吴越文化、楚文化,这里都留下了深厚的积淀。这无疑会对粽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决定意义的影响。

    “真真老老”品牌的由来可追溯到1939年,嘉兴粽子创始人冯昌年先生(注:《古禾杂谈》上记载)在旧时的张家弄挂出了“真真老老合记老五芳斋”的牌子,当时冯家的对面有荣记粽子店,西面有庆记粽子店,三家都打出“五芳斋”的招牌。不同的是,人们在冯家吃粽子会有一张油纸,这是冯昌年包粽子时特意放的,以示与其他两家店的区别。1956年,合记、荣记、庆记三家合并完成公私合营改制,成立“人民饮食店”。公方代表姚九华任经理,私方代表冯昌年任副经理。

    虽然历经世事变迁,但冯家人对粽子有割舍不断的缘。1978年,改革开放,冯昌年又重操旧业,一炉一锅叫卖“冯昌年粽子”。其嫡子冯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长大,可以说对制粽的每一道环节耳濡目染。1993年底,从五芳斋法人代表的位子上退下来后,冯月明便与父亲创办昌记食品有限公司,同时注册了“昌记”、“真真老老”两个商标。历经市场风雨,“真真老老”走到了2003年,完成了企业股份制重组,新股东、总经理邵建国的进入,为公司带入了新的管理理念,打破了粽子家族式经营的传统模式,“真真老老”浴火重生。

    适应市场新需求,在保留传统本色的基础上,“真真老老”对粽子生产进行了大胆创新。

    首先在配料上,不拘一格,结合粽子、点心、西点的元素,引入卤味、腌腊制品,每年不断有新品种上市,如今公司粽子品种已达60多个。迎合时尚之风,公司新近又开发出红、绿、黄、白、酱五彩系列粽,满足人们对色香味俱全的追求。新近推出的“粽子DIY”,更是受到市场热捧,可以让人重温包裹粽子的乐趣,充分享受家庭的温馨。

    生产技术的创新,更是让“真真老老”品牌成为了业界的领跑者。公司历时两年的研发,于2007年成功开发出裹粽自动灌装自动化生产线,改变了延续百年的粽子纯手工制作,为粽业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当年新华社以《中国研发成功首条包粽自动化生产线》为题报道这一划时代的创举。之后,公司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于2008年研发成功裹粽捆扎机,与灌装自动化连为一体,彻底颠覆了粽子生产的手工作业,实现了粽子生产自动化的目标。从传统到现代,“真真老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邵建国说,如果生产线全面投入运营,可在现在日产50万只粽子的基础上,产量再翻一倍。

    近年来,随着粽子畅销市场,不少生产企业都采用高压蒸煮,使粽子的蒸煮时间由原来的3至4小时缩短为40至60分钟,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但粽子米粒往往松散稀糊。因此,在品质和速度面前,“真真老老”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品质,仍然坚持低压蒸煮,沸水入锅,先旺后文,使得粽子油水不漏,鲜味不失,保持着“造型美观,肉嫩味香,肥而不腻,箬香浓郁”的传统风味特色,成为嘉兴粽子品牌和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

    “真真老老”品牌腾飞得益于嘉兴文化的助推,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意识到了自身所承载的责任。公司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品牌战略发展思路,“一条腿追赶生活运行的快速度,以现代化生产的标准连接大型超市,另一条腿发扬光大传统的粽子文化,让现代人能找到回归草根文化的本真。”邵建国说,为此,公司在市区开出四家品牌餐饮店,坚持从裹粽到蒸煮传统工艺现场操作完成,让食客亲身体会粽子生产与嘉兴粽文化的完美。

    “真真老老”搭上了城市文化品牌的快车,企业也以真情回报,新近开门迎宾的“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于月河街影的古朴中,讲述着嘉兴的文化故事,演绎着小小粽子的神奇。邵建国说,下一步公司还将就“嘉湖细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开发具有嘉兴特质的点心系列,从而提升粽子食文化的品位。

    “为城市文化建设出力,借城市品牌平台腾飞。”与许多嘉兴人一样,真真老老公司也有着这样的共识:期望通过各方努力,嘉兴端午文化能够实现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甚至是世界城市品牌的突破,“这是共赢的目标,叫响了城市品牌,嘉兴的粽业就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走出去,走出去的嘉兴粽业又会进一步推动城市品牌的外沿延伸,所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每一个嘉兴企业,每一个嘉兴市民的分内之事。”邵建国说,此次论坛,“真真老老”也是出于此意,让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惠及嘉兴,惠及百姓。

    “真真老老”的品牌之路,也印证了李光斗的观点,他说:“城市的品牌之路,企业的推动作用举足轻重。一个强大的城市产业集群也往往可以催生出新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品牌符号实际上是由该城市一个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组成的。所以,企业在获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在城市品牌形象中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外景

 

  

合记粽子店资料图片

 

标签:编辑:杨懿泓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