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过端午之水中端午
12人的踏白船竞赛队伍,组织起来已经十多天了。新嘉街道新居民事务所副所长徐勤明,每个星期都会带着队员们到南湖水面上训练几天,为的是让队员们尽快熟悉踏白船竞赛的操作技巧。徐勤明说,12名队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踏白船。
“小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踏白船比赛。”徐勤明回忆说,在他十多岁时,父母经常带他到南湖或是三塔塘看踏白船竞赛。“每次比赛时,周围都是人山人海的,每条船上并排坐着桨手,一人指挥,其他人奋力划桨。号令一响,船便向箭一样飞出去了,整个场面热闹非凡。”虽然已过去很久,但回想起来,徐勤明还是记忆犹新。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踏白船比赛,不仅是为了体现竞技精神,更是寄托了人们对于神灵的一种祭祀、怀念。从市博物馆退休的庞艺影老先生,对踏白船竞赛有着深刻记忆。
“小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三塔塘那里都会有盛大的踏白船比赛,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看。”庞老说,踏白船比赛,并不是简单的竞速,过程中还有精彩的表演。“踏白船的船尾上有个翘板,一个人在板上,或跳跃或匍匐,有的跌坐下来平卧甲板,头发可以碰到船头水面的波浪,非常精彩。”庞老说,即使在这些动作表演下,窄小的船身也不会左右摇晃,仍是飞一般向前划去。而且,在比赛结束后,还有野炊聚餐活动。
提起踏白船,庞老向记者讲起一个传说。古时,三塔附近有一个村庄,一年大旱,桑叶无法生长,春蚕无以为饲,村里开始闹饥荒。因为生活艰难,一女子逃荒到湖州地界,见桑叶茂盛,便连夜赶路回到故乡,叫村里人划踏白船前往购买桑叶救蚕。虽然干旱,但这一年,村里的蚕茧仍得到了丰收,而该女子却因飞奔赶路劳累过度而去世。为纪念她的功德,后人尊她为蚕花娘娘,并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她生日时,划踏白船竞赛纪念她。
对于这一传说,《嘉兴市志》社会风俗篇中也有记载:踏白船古代主要为祭祀蚕神,当地传说农历三月十六为蚕花娘娘生日,故踏白船于是日举行。过去市区三塔运河上每年一次的踏白船活动极为盛大,划船能手们组成赛船队,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插上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赛手亦着同色服装列船河中,一声开赛,多船齐发,飞速向前,以速度最快者为优胜。嘉兴三塔的踏白船,届时先集中茶禅寺前祀蚕神,比赛结束后亦在庙前谢神聚餐,每当踏白船时,运河塘上观者如堵,气氛热烈,为一年地方盛节。
踏白船活动历数世纪不衰,演变为生产活动和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民俗。如今,这一活动已不仅限于农历三月十六这一天,端午佳节时,南湖水面、环城河上,也能看到踏白船劈波前行的壮观景象了。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