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集聚区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产物,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有关专家分析说,南湖区服务业集聚发展有较好基础,一些集聚区在全区乃至全省已具有较强影响力。如南湖旅游休闲区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是全国的红色旅游圣地;嘉兴科技城引进清华、中科院等研究机构,逐步成为长三角地区科研原创、人才集聚、高新技术快速转化的高地……但是集聚区建设仍有一些问题需大力解决,如一些集聚区建设才刚刚起步,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一定程度存在。
这份由南湖区三产局、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南湖区服务业集聚区布局规划(2008—2012)》提出了集聚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发挥南湖区的区位、资源和特色产业等优势,提升中心城区旅游、商贸等服务业集聚水平,打造新城片区科研、创意、商务、市场等服务业集聚高地,推进新市镇服务业特色化集聚发展,形成“心片联动、多点共进、分层发展”的空间格局。规划至2012年,建设形成19家左右服务业集聚区,其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家以上,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0家以上。
在提升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水平上,规划指出要依托中心城区商贸发达、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结合历史街区改造,坚持旅游商贸并举,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旅游休闲区、特色街区等集聚区建设,把中心城区打造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和长三角地区特色消费基地。
在中心城区的5家集聚区中,2家核心集聚区分别是南湖旅游休闲区、月河历史街区商圈;2家重点集聚区,即由中山路、勤俭路、禾兴路和建国路两侧商业共同构成的“井字形”商贸中心区和中山东路电子信息园;1家一般集聚区即浙江嘉冶机械创业中心。
南湖新城片区是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区域。结合新城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着力打造8家服务业集聚区,其中3家核心集聚区,分别是嘉兴科技城、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长三角总部基地;3家重点集聚区,分别是国际中港城、中环南路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区、江南CBD;2家一般集聚区即中环南路商务区和巴黎都市商贸区。
此外,依托五大新市镇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城镇化建设,规划提出要把五大新市镇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农业休闲集聚中心和特色服务业集聚发展新节点。五大新市镇共6家服务业集聚区,其中1家核心集聚区,即七星的内河港物流园区;3家重点集聚区,分别是新丰特钢产业服务区、余新高铁商贸区、凤桥旅游休闲区;2家一般集聚区,分别是跨海大桥商贸集聚区、渔里休闲农庄。
南湖区三产局介绍,根据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核心集聚区将实施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行;重点集聚区以加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一般集聚区主要以满足区域内服务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加快差异化发展。通过“心片联动”,强化中心城区与新城片区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互动作用,通过“多点共进”,依托五大新市镇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强化乡镇间的分工协作,避免功能雷同,强化“一镇一品”,最终打造南湖区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