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刻苦勇猛的武将”
不少嘉兴本地人都知道,南湖区大桥镇有座胥山,但是看到过胥山当年胜景和风貌的人已经不多了。从1969年之后的10年间,因为嘉兴北部乡镇筑堤岸和附近农民建房等原因,这座有着上好石头的胥山成了一个大水潭。姜今观老人一直生活在胥山边上,见证了这座山的沧海桑田之变,也把那些关于伍子胥的传说记在了心间。
“胥山有两个山头,不是很高,但是景色很美,当时我们要到后面那个村子去,都是穿过这座山走过去的,不仅不感到累,还可以看看两边风景。”出生在胥山脚下的姜今观对胥山充满了感情,“那时候山里有很多石人、石马、石狮,还有庙堂,供奉着各种菩萨,菩萨都做得很精致,我们经常去看,其中一个特别神气,估计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伍子胥了。”姜今观清楚地记得,每年端午前后,嘉兴各地的游客都会来胥山踏青,甚至有从江苏、上海过来的客人,他们除了踏青外还会在山上拜菩萨。附近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过来爬山野炊。
说到伍子胥,姜今观和身边61岁的吴玉田不约而同地说起胥山西南山脚的磨剑石,热心的吴玉田带着记者指认了如今只剩下短短一截的磨剑石遗址。“现在只有这么点了,当年可是又高又大呀!”两位老人给记者用手比划着。“两三丈高,一尺多厚,斜斜地从山上挂下来。”姜今观记得磨剑石当年的样子:“中间有明显的下凹,石面上隔一段就有点裂痕,都说是伍子胥磨剑造成的,想来当年他一定很勤快、刻苦勇猛,所以把石头都磨掉了那么多……”关于伍子胥,他们也听说是被谗言冤枉而死,装在袋子里扔进了大海。所以当年胥山还传闻有伍子胥的衣冠冢,听说在开挖胥山时曾挖到两块墓碑,可惜年代久远,加上村民们文化水平有限,看不懂那些字,“大概是纪念伍子胥的吧!”
“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老人们讲到伍子胥的墓和磨剑石,应该是真的,可惜我们无法亲见了……”这是大桥镇中学初二学生王越在最近一次走访胥山后写下的随想。学生陶烨也曾听奶奶说起过美丽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胥山。另一名学生王魏琴记得小时候在舅舅家听他的朋友说了一个关于胥山的传说。这些学生也曾听说过一些端午节和伍子胥的渊源:吃粽子是因为伍子胥是被装在皮囊里扔进大海的;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有的说是因为人们敬仰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将想追上去救起他,也有的说是因为曾有人看到骑着白马站在潮头的伍子胥,而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开始泛起初潮,人们驾舟追潮,是希望见到伍子胥显灵,民间因此有“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之说。
“多数学生不太了解这些相对久远的家乡历史文化。”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大桥镇中学目前正组织学生进行胥山文化的社会调查。副校长马建德告诉记者,胥山距离学校不过10多分钟路程,胥山又有着这样深厚的历史和传说,学校把关于伍子胥的传说告诉学生后,学生们都表现得兴致勃勃,自己列采访调查提纲,参观走访后回来写感受和笔记,在获知更多家乡文化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探究和交际能力。学校将结合学生调查的素材和老师们收集的各类资料,开发以伍子胥传说和胥山等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让当地孩子了解家乡悠久文化。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