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昔日痴迷中国结 如今做起粽香囊【图】

2009/04/24 来源: 作者:
摄影 赵颖硕

  □寻访坊间香囊高手之一

  昔日痴迷中国结 如今做起粽香囊

   端午节吃粽子、佩香囊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不用布料而用中国结线编织制成的粽子形香囊您见到过吗?昨天,记者在月河历史街区见到了新嘉街道秀水兜社区居民郑莺莺用中国结线编织的粽子香囊。十多平方米的屋子内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粽子香囊,有直径二三厘米玲珑小巧型的,也有直径二十多厘米硕大结实型的。郑阿姨用自制小工具把碾碎的香料装入香囊,一打开隐藏在中国结线内粽子内核的“窗户”,驱邪避毒的中草药清香也随之散发开来。

  不做传统的葫芦、虎头等造型,只选用粽子造型,郑阿姨说是因为端午的缘故。一说起端午,大家就会联想到粽子,把粽子与香囊合二为一可谓独具匠心。多年痴迷中国结制作的郑阿姨又将中国结元素融入了香囊——粽子香囊的尖角处再垂下各式中国结,由于粽子香囊有五个角、六个面,郑阿姨夫妻俩将之取名为“五福六合香囊”,寓意五福临门、六合聚宝。

  退休的郑阿姨和丈夫姚师傅从十多年前开始迷上中国结到如今延伸到香囊制作,只是因为个人爱好。每天空余时间就是编织与琢磨,除了新闻,郑阿姨从来不看电视连续剧,大家见到她时一般她都戴着老花镜在编织制作。姚师傅则负责设计编织造型,只要是心里所想的,夫妻俩无论如何都会把它做出来。

  “五福六合香囊”香料的由来,夫妻俩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今年59岁的姚师傅先是从各种香料中层层筛选,最后循着儿时的记忆,确定用白芷、藿香、连翘等中草药来制香料。从去年端午节前夕开始,他们不断走访市区各大药房,一开始是缺几味药材,后来中草药齐了,如何将中草药碾成粉末装入香囊又成了“拦路虎”。“药房很少有碾碎的机器,有的也是手工操作,无法大量碾碎,买了十多公斤中草药,那么多要碾碎成了难题。”姚师傅说,他原来在粮食部门工作,于是就找朋友试图用实验器材加工碾碎,但没有成功,之后又苦苦寻觅了数月,最终在去年国庆节后找到一位以前在中药店工作过的朋友,在他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编织香囊的中国结线本地市场上颜色少、规格不齐,夫妻俩也是跑到义乌买来的,只为了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不管是线的颜色、编织的方式、中国结的选用……每个粽子香囊都出自郑阿姨之手,每处细节都蕴含着夫妻俩的心血。不为别的,只为享受那个过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展示在众人面前。

  

  端午节即将到来,南湖区坊间开展的香囊制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南湖新闻”版即日起推出“寻访坊间香囊高手”系列报道。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香囊制作高手,或者与香囊有着特殊的故事,欢迎致电新闻热线82340011,一经采用,即付新闻报料奖100元。

标签:编辑:徐卉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