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科学发展观 >> 图片集锦

购物节闭幕

2009/04/20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朱政 谭罗敏 摄影记者 储永志 袁正

 

 
 
 
 
 

  

    4月19日,由南湖区人民政府和嘉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办,南湖区三产发展局和南湖晚报承办的嘉兴首届休闲购物节在月河广场落下帷幕。

    嘉兴首届休闲购物节是我省首个由政府主办的购物消费活动,政府以举办相应重大活动为载体,搭建平台,鼓励广大市民扩大消费,吸引外地人士来禾消费,拓宽了嘉兴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

    东莞为市民发放红包,成都、杭州为低收入人群发放消费券,这些都是刺激消费的成功典范,而我市由政府主办购物节,是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探索,突出了地方特色,更深层次地挖掘了消费潜力,活动体现出不少亮点。

  

      购物节亮点频现

    亮点一:零售餐饮旅游娱乐全出动 “以节造市”活跃市场

    首届休闲购物节是大型购物盛会,带动参与的商户近千家,这是一大亮点。历时15天的活动真正有效地拉动了消费,也给禾城的市民带来了实惠。

    据市经贸委统计,4月5日至4月19日,首届嘉兴市休闲购物节共吸引了200多家商家加盟,销售额比平时增长170%,比去年同期增长30%。房产、汽车、家电、家装家居、婚庆用品欢乐大团购参与商家主体达57个,参与商户近千家。

    “本届购物节以‘休闲嘉兴·时尚南湖’为主题,我市各大商场、超市、餐饮、文化、娱乐企业及南湖区四大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持续时间长达15天,全面拉动了百货、家电、餐饮、休闲等各方面的消费。”南湖区三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购物节期间,各大商家通过中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商业批发企业等营造节日气氛,举办精品、名品、时尚消费品等多种商品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的消费选择和购物体验,满足和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如不少消费者在购物节期间首次体验到网上购物的乐趣,还有消费者在“美丽体验”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长期消费场所。

    时尚购物、休闲美食、欢乐团购三大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全市零售、餐饮、旅游、娱乐等企业结合各自特点,开展各类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促销活动,如家电下乡随着购物节的开幕启动,启动当天就给企业创下了喜人的销售业绩;精彩的“霓裳翩翩”春夏服装秀唤起了市民购买新一季服饰的热情;老字号商品展3天销售额达220多万元,人气销量双丰收;少年路女人街开街仪式展现了另一个消费“乐园”……各大专题活动“以节造市”,极大地聚拢了人气,活跃了市场。  

    亮点二:消费抵用券创意新 使用形式灵活

    购物节开幕前,组委会首次向市民发放了13万套总面额达6500万元的嘉兴购物节消费抵用券,10多万名市民通过网络、社区、商家等途径领到了消费抵用券。消费抵用券不仅使用范围广,而且使用形式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消费抵用券的签约商家涵盖了零售、娱乐、餐饮等各个方面,因此使用范围比较广。活动期间,商场、超市、餐饮、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的商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搞促销,采用折扣、特卖、买满赠礼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家住西马桥小区的市民沈先生至今仍记得各大商家的抵用细则,如江南、戴梦得两大商场在折扣的基础上再实行满100元抵用10元消费抵用券;五星电器、国美永乐在抵用消费抵用券基础上再打折;新华书店在举办主题书展的基础上,还推出了7.8折的优惠活动。不少商家的消费抵用券使用方式十分人性化,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嘉兴市电影公司,只需消费的人数与可抵用的额度相同,即可进行抵扣,突破了“一人只能抵一券”的限制。

    南湖区三产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商家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以及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直接让利于市民,进一步调动了市民的消费热情,让市民得到实惠,这种互利共赢的结果,消费者满意,商家开心,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购物消费氛围。 

    据统计,从4月5日至4月12日,江南大厦、戴梦得购物中心、苏宁电器、太阳城大酒店这4个监测点共回收消费抵用券143万元,销售额共3217万元。

    嘉兴首届休闲购物节组织评选了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创新奖,加强了商家和市民的互动,活动更加深入民心。  

    亮点三: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维权监督机制完善

    为了在购物节里给企业搭好台,南湖区旅游协会、餐饮协会、美容美发协会、足浴协会等各行业协会也进行了不少尝试。

    “为了让更多的外地游客参与到嘉兴首届休闲购物狂欢盛会中,我们采取了‘走出去’的方法,做了不少前期工作,吸引外地游客。”南湖区旅游协会会长顾明庆表示,协会利用成员单位的广大网络,向长三角地区的各旅行社进行有关嘉兴购物节的宣传,分发了不少宣传资料,吸引外地游客在购物节期间来嘉兴休闲购物。在购物节期间,各旅行社每天给来禾旅游的游客发放消费抵用券,3200份消费抵用券发放到来自苏州、无锡、杭州、上海、安徽、福建、山东等省市的游客手中,有效地拉动了外来游客消费。“根据我们对周边地区旅客的调查,发现嘉兴首届休闲购物节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较为深远。”顾明庆说。

    在整个休闲购物节活动举办过程中,购物节组委会和各相关部门对购物节活动进行了全过程监管和服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在购物节期间妥善地处理了消费者的投诉,保障了消费者的购物消费环境,确保市民在购物节期间高兴、满意、安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亮点四:挖掘出嘉兴巨大的消费潜力 把预期消费变为急需消费

    嘉兴市经贸委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张元甫认为,嘉兴人的消费潜力大,关键是怎么发现它,挖掘它,举办休闲购物节就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首届购物节经过精心策划、组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购物氛围,成功地把预期消费变为急需消费。它的成功进一步表明嘉兴市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我市的商贸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打造商贸强市、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明显的优势。”

    张元甫表示,我市由政府主办购物节,是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种有益探索。购物节营造了浓厚的消费氛围,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一个有效手段,商家和消费者都欢迎这样的活动。

    “政府要搭好台,企业要积极参与,在市场化的运作下,使供求双方得到一个良好的互动,才能真正拉动消费,达到‘双赢’。”回顾本届购物节的种种,张元甫也提出了思考和展望。监测、调研等多方面的情况反映,在当前我市节日市场繁荣的背后,仍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个别商家对市场后续走势信心不足。“建议要对下一阶段消费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出台一些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刺激消费的政策意见,促进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和繁荣;要进一步发挥购物节的综合效应,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完善和提升,推动活动常态化,将购物节作为嘉兴市的城市品牌来经营,塑造区域消费品牌。”

 

 消费者与商家回顾购物节

        建议向大型机关单位进行针对性宣传
  史海群(市妇保医院员工)
  在购物节期间,史海群与小姐妹总共消费了2000多元,虽然热情高涨地血拼了一番,但她还是觉得不够实惠,“我一直很想在购物节期间买点金银首饰,但是在商场转了一圈发现想买的牌子没有参加活动,觉得比较失望,买手机的时候发现,在商场里使用消费抵用券后,与外面店铺的价格相差不大。”因此,她觉得对于这些老百姓真正有需求的商品,商家应拿出更大的诚意进行让利。
  “我们单位有很多年轻的同事平时都很喜欢逛街购物,但是对于购物节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购物欲望不高,我觉得下次举办时应加大宣传力度。”而针对如何加强宣传,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比较大型的机关单位,是否可以通过办公室或者工会等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建议拉长参与时间
  俞芳(市某医院员工)
  虽然购物节从4月5日开始到4月19日结束,有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对于俞芳而言购物节还是太短暂了。
  “500元面额的消费抵用券一般比较适宜于一个家庭使用,我们买了衣服和鞋子,但是这500元消费抵用券仍然没有用完。一方面我想是消费抵用券总额有些偏大,如果总额设定在200元到300元之间可能更合适,也不会造成浪费;另一方面,购物节时间有些偏短也是造成消费抵用券用不完的一个原因,对百姓而言,短时间之内很难把想买的东西都用消费抵用券买好,如果时间长些使用消费抵用券的机会会更多。”
  组委会要对细节加强宣传
  唐雪峰(贰零贰零美发厅负责人)
  “我们在购物节期间收到的消费抵用券比较少。”购物节结束后,零贰零美发厅负责人唐雪峰坦言,作为消费抵用券加盟商家,他认为消费抵用券的设计科学性不够,让购物节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大打折扣,“虽然我们是消费抵用券的加盟商家,但是由于版面所限,在消费抵用券上我们美发厅并没有被列入消费抵用券使用商家的名单,而消费者一旦拿到券只会关注上面出现的商家名单,我相信这对于我们店有一定的影响,希望组委会在这些宣传的细节上面进一步加强。”
  非换季时期难以激发购物欲望
  平红(天越贸易负责人)
  在购物节期间,由平红所在公司代理的JOJO、真我永恒以及左右等女装品牌都参与了购物节活动,虽然折扣后满再抵的活动力度对于这些品牌而言已达到了最大力度,但她坦言一直阴沉偏冷的天气对刺激消费者购物欲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往年一到三八妇女节,销售爆发非常明显,但是今年一直到现在,一些较厚的羽绒背心等衣服都还有人在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换季期,是消费者购物欲望难以爆发的原因之一。”
      少年路女人街“改头换面”闪亮开街
  
    南北两个醒目的“女人街”形象标志,更具规范性的店面门头和广告灯箱,更多符合女性定位的商家……昨天上午,“改头换面”的少年路女人街在少年路中和广场举行了开街仪式,更富女性特色的少年路在禾城市民面前亮相,而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女装品牌和化妆品、饰品、女鞋、女包等商家也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

    落户少年路 商家很满意

    9年前就在少年路上开设服装店的徐萍对少年路有着别样的感情,“那时候我在这里经营从欧洲和韩国进口的服装,那时候马路还不是那么宽,路上也没有铺设石板。”随着少年路街区品位、产业集聚度的逐步变化,徐萍开始重新定位,3年前开设了现在的克莱尔生活馆,“虽然我们在开馆之初觉得少年路的环境和定位有些偏低,但是我们看好这条街的前景,我们相信商家的层次会逐步提升,所以还是决定落户这里。”而随着少年路的逐步改变、人流量的慢慢增多,徐萍也为当初的选择感到满意。

    据悉,目前少年路(中山路-勤俭路)全长360米,到目前为止,沿街商铺有171家,其中从事服装行业的商铺有119家,鞋、皮具零售商铺有6家,化妆品零售商铺有2家,饰品零售商铺有2家,美发美容店有4家,室内娱乐店铺有2家,食品饮料店铺有8家,小餐饮店有5家,住宿业店面有2家,洗浴业店面有1家,字牌商铺有1家,洗衣店有1家,法人单位有8家,还有10家商铺正在装修中。

    女人街发展还需细细打磨

    杭州等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打造特色街区需要时间,也需要政府从业态布局规划、整体策划宣传、商业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精心规划,少年路的发展就经历了逐步调整和打磨的过程。

    “少年路在发展中,逐渐成为受女性消费者欢迎的街区,其中服装商铺占了整条街商铺的69.6%,符合创建服饰特色街区的标准。然而近年来,周边各特色购物商厦、商城正在兴起,而少年路的业态却呈现出混乱的趋势。”建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步伟军表示,现在少年路女人街的打造就是按照“统一规划、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的。

    步伟军也透露,在接下去的几年中,街道将从街区日常管理、宣传促销、效益管理、安全管理四方面完善女人街,首先要做的就是“门面功夫”,将通过丰富街景,对沿街店面的门口、招牌进行统一设计,使街面整洁、个性、大方;其次将会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奖励政策,引导业主和经营户引进符合街区定位的业态,逐渐淘汰与街区主流业态不符及经营不善的商铺,增强少年路女人街的特色;再次将探索成立业主组织,加强街道行业自我管理;最后要策划组织促销、宣传活动,提升女人街的知名度,确保街区管理有序、特色鲜明、持续繁荣。

标签:编辑:王思一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