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地询问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面临什么新情况、新问题?
和许多地方一样,土地、技术、资金等要素瓶颈,在新农村建设中浮出水面。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规模经营,但如何把千家万户的土地流转出来?种养大户经营的品种越来越多,但相应的技术力量从哪里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想自主创业,但缺少启动资金怎么办?
与这些要素制约相伴随的,是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湖州市市长马以说,湖州正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并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寻求一条适应当地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发展道路。
试水“股票田”,加速土地流转
位于莫干山脚下的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全村424户1485人差不多都是“股东”——村民们不用下田劳作,每年每户都可以拿到400元固定分红,还可以获得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年终分红。
五四村和吴兴区织里镇的汤溇村,是湖州最早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试点村。村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则将成片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或出租或转包,每年将收益全额分配给入股农户。
在推进规模经营过程中,湖州尝试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土地季节性流转;发展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服务;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复垦……湖州市今年上半年新增农田土地流转面积6.21万亩,累计达到48.08万亩,占全市农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比如,土地流转时间不稳定,部分农户觉得租金太低“吃亏了”,这都影响土地规模经营。汤溇村在进行试点前,一户农民把土地转包出去也就收入几百元钱,和自己随意种植也差不多,承包户赚多赚少都跟自己没关系,村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高。
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出现,加速了土地流转。目前,五四村的入股土地面积达1817亩,全村95%的土地实现流转。这些地被7家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分别承包经营,种上了苗木、花卉和果树,养起了青虾。汤溇村的流转面积也超过了90%,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加入合作社。
土地股份合作社让承包大户心里更踏实。5家来自江苏的农业企业在汤溇村承包了2500亩土地。由于承包期稳定、土地集中,他们每亩投入高达5000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位江苏老板说,在这里承包土地不用挨家挨户找村民,直接找到村里的合作社就行了。这样搞规模养殖,放心!
手握“股票田”的村民拿到的实惠也不少。汤溇村党支部书记说,村民除了每年可以获得每亩650元的租金收入外,如果养殖效益好,还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作为管理方,村集体收入也比较丰厚,光是排涝费这一项年收入就近4万元。
田头实验室,加速农技推广
在长兴万亩葡萄基地和万亩桃基地里,经常会出现一位深受农民欢迎的人——水果首席农技推广专家沈林章。老沈联系生产基地三年,已经成功引进了“醉金香”、“黑珍珠”等10多个葡萄、樱桃新品种,是他前几年推广面积的总和。
原有的农技推广体制,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技术推广的多与少、快与慢,和农技人员没多大关系,导致农技推广时间长、环节多,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3年前在长兴开始试点的首席专家推广制度,解开了这个“扣子”。首席专家全权负责本专业领域和生产基地的新产品、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同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县里每年对首席专家设定引进新产品和推广面积的要求,年终实行考核,合格的奖励;不合格的,实行警告直至取消技术职称资格。
三年来,首席专家制度使长兴农技推广成效显著,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如今,这种“首席专家加基地”的农技推广模式已经在湖州全市推开,目前已选聘市级首席专家18名、县级首席专家13名、农技指导员79名和乡镇责任农技员266名。
记者在湖州采访时,欣喜地发现,首席专家的队伍又来了新面孔。在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一块200亩的土地上,湖州与浙大组建了南太湖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由浙大派来了12位首席专家。
“南太湖中心”把实验室搬到田头,最新的科研成果很快能到农民手里,而农民遇到的技术问题又能直接回到专家那里。
7000多平方米大棚、纵横交错的园区道路、配备各种仪器的科研用房……在“南太湖中心”的试验示范基地,田头立着的一块块说明牌告诉我们:这里种着胡伟民教授的鲜食甜玉米,还长着张明方教授的甜瓜、沈志成教授的转基因水稻……12位首席专家的最新成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南太湖中心”主任、浙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袁康培说,除了在这里试种,每位专家还联系着一个万亩特色农业园区。湖州开始实施葡萄、西瓜、茶叶等十大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引导和促进相关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农家“不动产”,加速资金流入
吴兴区八里店镇前村和章家埭村的村民,搬进了城里的房子,开始享受城市生活。
房子好了、社区美了、保障多了,但这些洗脚上田的农民紧接着面临转产和创业的问题。农房没有产权证明,农民贷款缺少抵押物,创业资金从哪里来?
湖州先后推出了合作社担保,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贷款等多种融资渠道,为农民争取了不少贷款。但这些贷款需要合作社、担保公司、村集体等第三方的支持,惠及的农户不多,贷款额度也较少。
为了让更多的农户获得贷款机会,在有关部门组织协调下,去年底,当地农村合作银行首次制定《农民住房抵押贷款试行办法》,并在前村和章家埭村进行试点。当地符合条件的村民可以用没有房产证、土地证的房子作抵押,获得20万元以内的贷款;如果农户还款困难,银行可以将抵押物在村集体内流转。
得到贷款,就获得了二次创业的机会。家住章家埭社区蜀山花园16幢103室的尤子荣,以现在居住的房子作抵押,获得5万元贷款,马上租用了临村的农房和土地,建起了养殖场。现在,已经养起3000羽鸡、76头羊,预计全年可获净利6万元。据介绍,从吴兴区、南浔区和长兴县的试点情况来看,农民“不动产”抵押很受农民欢迎。从去年底开始到现在,银行已经给26户农户办理了农房抵押贷款,发放贷款289万元。
目前,农民贷款发生率只有20%,比城市居民贷款发生率低很多,其实农民创业更缺资金,农户“不动产”抵押贷款的需求量很大。据湖州市有关部门测算,湖州农村有70%至80%的农房符合房产抵押贷款要求,这项制度理论上可以激活数十亿元的贷款额度。市里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农房抵押贷款。并要求对创业农民实行利率优惠,国土、房管部门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市财政还拨款建立农房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对新增贷款余额进行风险补偿,以调动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目前,各地正在开展农房普查登记、农户贷款意向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
土地、技术、资金这些要素的充分涌流,就像给农民这个创业主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相信,更加动人的新农村画卷,将在南太湖之滨徐徐展开。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