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建设街道立足街道自身基础设施老旧、不足的实际,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在原有的基础上“以点辐面”,生活垃圾分类商业示范街、老旧示范小区创建等各项任务齐头并进,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
垃圾分类推进迅速、覆盖全域
中心城区打造垃圾分类“网线结构”
新增4条商业示范街区
纵横覆盖中心城区
建设街道在总结首批两条商业示范街区(勤俭路、建国路)打造经验的基础上,二季度加紧落实新增4条商业示范街区创建的务实工作。
此前,建设街道就完成了调查摸底奠定创建基础。今年5月初,建设街道分类办组织各社区完成了4条商业示范街区的调查摸底工作,对现有的423户商家进行了先期宣传,并对摸底情况进行了登记造册。
有了前期摸底的基础,建设街道在今年7、8月,通过入店和集中宣传方式,共计向沿街商家分发分类指导手册500余份,安排分类志愿者进行现场分类宣传活动十余次。另外,建设街道还加大宣传方面的投入。截止目前为止设立分类宣传画6个、交通护栏公益广告256个。建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做法进一步浓厚了氛围,着重解决了分类认知问题,从根本上打下分类思想基础。
建设街道还通过发放分类桶的方式解决了投放问题。为方便商家完成室内分类投放,提高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向每户商家发放了脚踏式分体垃圾桶,用于解决商家自产垃圾的分类投放问题,便于商家足不出户完成分类投放。截至目前,建设街道已完成4条商业示范街区所有商户的发放工作。下一步,建设街道将协调嘉环清洁公司、市环卫处、嘉兴市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收运公司,完善4条商业示范街区的上门收运工作,完成好启动仪式的筹备。预计到九月中旬,建设街道能初步完成4条商业示范街区的创建工作。
2个市级示范小区
老旧小区成垃圾分类骨干
15个市级示范小区中,属于建设街道辖区的有秀城公寓和紫阳公寓两个小区。针对这两个小区硬件不足、基础老旧的实际,建设街道立足现状、主动作为,二季度落实了三项工作。
为确保分类宣传入心入脑,建设街道结合老旧小区和海绵城市改造为契机,对小区内各类散乱的管线路进行整理、整治。同时,建设街道还对小区内各类老旧、破损宣传亭、板报等进行更新维护,统一将过时内容替换为垃圾分类宣传内容。对主要位置墙面进行刷新维护,合理布置各类垃圾分类宣传墙画、宣传板等,使小区内的分类宣传形成氛围、形成系统、形成特色。
建设街道还建立了自己的垃圾分类创建队伍。建设街道通过积极动员,广泛发动,指导小区组织各楼小组长、退休党员和热心居民等组建成立自己的分类队伍,形成了以督导员为主的“督导员、劝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截止目前为止,建设街道共计组织志愿者、劝导员开展定时定点宣传和入户宣传活动152次,落实督导131次,出动分类骨干1768人次。
建设街道还根据各个小区的实际,为它们量身定制宣传方案,进一步细化宣传工作的组织实施。建设街道安排人员摸清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并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同时,利用入户宣传的时机,与住户签订《生活垃圾分类业主承诺书》,签订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了这两个市级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
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播下垃圾分类的种子
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建设街道一直立足自身基础和定位,找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坚持“立足自身,扬长避短”的原则,积极践行“基础不足,宣传来补”的工作纲领。今年初以来,建设街道已累计举办、开展各类垃圾分类活动百余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做到了即便大多数小区硬件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垃圾分类工作并未真正落后。
今年初以来,建设街道分类办与各社区在针对不同参与群体的情况下,共同组织了多个深受群众喜爱的分类宣传活动。诸如垃圾分类“四萌偶”、游园会、大比武等形式的活动,通过分析受众群体需求而组织的针对性宣传活动获得群众广泛好评,寓教于乐中宣传分类理念。
暑期是众多中小学生利用放假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时期。按照“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建设街道注意结合暑期特点,开展了众多学生参与的手绘制作、变废为宝等各类宣传活动,在深化拓展垃圾分类走进校园的同时,做到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继续参与垃圾分类的无缝对接。
前期在自制酵素比较流行,跑步捡垃圾运动大红大紫的时期,街道分类办注重时下潮流热点的把控,注重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机结合,组织了多次“潮流活动+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近期“火爆全球”的跑步捡垃圾运动为例,在组织此次环城绿道垃圾分类健康跑活动时,分类办充分考虑和结合了垃圾分类工作,在跑步捡垃圾的基础上,更增加了一层“难度”——不光要跑的健康、捡的干净,更要分的清楚。时下潮流运动与垃圾分类的碰撞结合,做到了“垃圾分类因潮流运动的加入而不再枯燥无味,而潮流运动也因垃圾分类的融入而更具意义。”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