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邻居是相互守望的亲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里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邻里和谐是实现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新嘉街道,随着“邻里守望·共建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逐渐形成的五大邻里互助品牌将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苗师傅,今天又亲自来送餐呀,这两天你做的红烧排骨味道特别好,还很酥软,我牙口不好吃着都很香。”昨天中午,家住竹桥苑的王阿姨从苗伟手上接过午餐,熟络地攀谈起来。“符合您的口味就好,您一个人独居要注意身体,需要帮忙的及时和我们联系。”苗伟笑着回应。
王阿姨口中的苗师傅是竹桥社区老年食堂的厨师苗伟,也是食堂就餐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作为全区首家社区老年食堂,开业3年多来,已累计服务辖区老人9万多人次。苗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就餐服务队目前已有15名志愿者加入,都是社区里的“热心肠”,利用休息时间轮流在老年食堂内服务或在社区开展送餐服务。“辖区里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可以在社区食堂享受‘定点就餐’、‘上门送餐’、‘个性化配餐’等服务,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也成为‘每日一敲门’的补充,提升了空巢独居老人的日常探视频率,有效减少隐患事故的发生。”竹桥社区党委书记苗青表示。
除了竹桥社区推广的“为老送餐敲门关爱”志愿服务品牌外,还有北京路社区推出的“‘红管家’邻里守望”、百花社区推出的“青年‘点亮’行”、西马桥社区推出的“爱心1+1邻里社团”、穆河社区推出的“新居民子女英语角”等志愿服务品牌同样时常上演邻里互助的温暖故事。
北京路社区里,一群有一技之长、乐于助人的热心党员组成的“红管家”团队,不仅包干楼道卫生,还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矛盾调解、民情速递等志愿服务;百花社区里的青年党员与恒欣电建公司的红船党员服务队联起手来,每月不定期在小区内检查电路电线、免费更换电灯设备,保障老年人的用电安全;西马桥社区居民自发组建起摄影、宣传、家政、旅游、绿色等多个特色社团,每月开展一次以上社团活动,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谐邻里关系。
新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大爱新嘉”建设,今年的“邻里守望·共建家园”志愿服务活动以关心关爱为主题,以积德行善为动力,以空巢老人、新居民子女、农民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呼吁更多辖区居民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结合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及平安建设的新要求,构建邻里互帮、互助、互信、互爱的发展格局,强化街道“邻里守望”服务品牌塑造,推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