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嘉兴市民政局获悉,由嘉兴市民政局编制的《嘉兴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202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在分析我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基础上,罗列了规划期内我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目标任务及载体,系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嘉兴市地名管理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为我市从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此次《规划》编制工作自2018年4月启动,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论证,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两轮市级部门和县(市、区)政府征求意见等程序并最终发布,相关内容是在对嘉兴市地名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地名专家库建设不断修正完善,配套嘉兴城市未来整体规划进行编制,在嘉兴市构建“分类型、分层级”的地名规划体系,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更加突出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嘉兴的地名保护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无论是在地名专家库建设还是地名保护名录的编撰等工作上都没有形成一个整齐划一的‘顶层设计’,为地名命名、地名文化保护等提供前瞻性的控制和引导,一些‘洋地名’‘不规范地名’的出现以及历史地名的消亡更加印证了整体规划的必要性。”嘉兴地名专家组成员朱樵表示,像今年平湖“南河头”文化街区的重现就是《规划》下一步想要重点围绕的思路,通过史料征集、考证,翻出嘉兴独有的历史文化素材。
据了解,该《规划》范围覆盖全市域,确立了嘉兴市地名管理的总体原则,分别对地名规划体系、各类地理实体命名规则、历史地名文化保护、县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引以及地名规划实施保障等进行了说明。包括启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计划、推进地名文化信息化工程、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产品设计、强化地名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等措施,不断推进标准化的地名保护工作并挖掘地名文化所带来的巨大价值。
《规划》中还列出我市计划在各县(市、区)开展建立地名文化保护示范区、举办地名文化大赛、打造地名文化国际传播基地等活动,通过发挥地方特色,提升“标志性地名”影响力,进一步深化地名保护体系构建。如:南湖区构建红色地名文化保护示范区;嘉善县利用旅游资源打造地名文化国际传播基地;海宁市结合“潮文化”构建江潮地名体系。
“这部《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嘉兴地名命名‘尊重当地历史和现状,突出历史文化特色,保持地名相对稳定’等总体原则。同时,也明确了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划、市政交通设施、公共空间、建筑物等各类地名命名对象的通名、专名使用规范和标准。如:道路、桥梁、建筑物等的通名使用均有具体规则。”据嘉兴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提出的内容,我市计划通过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信息系统,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强化地名专业人才培养与专家队伍支撑、优化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创建、推进地名文化信息化、地名文化创意与体验设计以及嘉兴地名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等,特别是“十个一工程”,形成完备的市、县、镇(乡)三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工作水平,为推进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高质量进程,促进城市建设转型升级迈向国际化实现服务价值。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