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南湖区劳动仲裁委多管齐下提高办案质效

“线上、线下”齐上阵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19/08/26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撰稿 高昱雯 李汉东 陈 力

  今年5月21日,劳动者杨某等4人因与南湖区某足浴店发生劳动争议,向南湖区劳动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申请,由于该足浴店已关门歇业,其法定代表人已离开嘉兴,仲裁委工作人员一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当即立案,一方面及时联系区劳动监察大队,向法定代表人及实际管理人开具询问通知书,了解案件情况,收集相关证据。为使足浴店法定代表人能配合处理案件,仲裁委工作人员多次与其沟通,宣传劳动法相关知识,讲明案件情况并分析利害。通过努力,足浴店法定代表人与杨某等人于5月29日达成调解协议。

  从劳动者提出申请到区仲裁委立案调解,再到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前后不过9天时间。高效的办案率赢得了劳动者的点赞,也是区劳动仲裁委响应“三服务”活动,践行“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有力举措。

  除了缩减案件审理时间,区劳动仲裁委还将移动仲裁庭进一步延伸至基层和“线上”,既利于给劳动者“行方便”,又能快速发挥调解仲裁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大桥开庭真是太方便了,我也不用坐很久的公交过来。”“这里离我们企业很近,处理案件的效率也高了好多,真是实实在在的红利。”4月16日,在大桥镇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劳动争议当事双方如此点赞南湖区劳动仲裁委“升级版”劳动争议仲裁移动庭公开庭审活动。这次庭审吸引了辖区10多家大型劳务派遣公司管理者参加。

  4月上旬,大桥镇一企业因一名派遣员工工作表现不符合要求,欲将该员工退回劳务外包公司,但该员工不服,就经济补偿金等向区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由于劳动争议当事双方住所地均在大桥镇,区劳动仲裁委会同大桥镇劳动保障所,采取移动仲裁的方式对该起案件予以办理。

  借鉴这次经验,区劳动仲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在基层开设“移动仲裁庭”、劳动人事仲裁派出庭,并邀请当地企业参与旁听,力求通过庭审,直观展现新时期较为突出的劳资矛盾争议点,加深用人单位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与适用,进一步提升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而运用“互联网+”思维,区劳动仲裁委还通过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全市首例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案例。

  劳动者熊某2018年3月12日进入南湖区某财税管理服务公司工作,后熊某在2018年7月怀孕,于2019年3月生产,由于公司未在试用期给熊某缴纳社保,生育保险连续缴纳不足12个月,导致熊某在产假结束后无法领取生育金,熊某多次与单位沟通希望单位能依据法律规定支付本人生育金,但单位一直不予支付,无奈熊某只能申请劳动仲裁解决此事。

  熊某生产后一直在老家,当她了解到浙江省已启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服务平台,劳动者可在线提请劳动仲裁申请,解决劳动者不在企业注册地难以申请仲裁的问题时,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平台上提交了劳动仲裁申请。南湖区仲裁员在收到仲裁请求后,第一时间启动调解程序,及时联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了解情况,并利用服务平台三方视频功能,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中,仲裁员向用人单位介绍了生育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单位认识到缴纳社保和支付生育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愿意一次性支付劳动者16000元。

  区劳动仲裁委通过推进“互联网+劳动仲裁”,依托“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平台”,努力实现劳动者申请仲裁“零次跑”。

  区劳动仲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四快’方针,我们努力朝着劳动争议案件受理率100%、结案率92%以上的目标迈进。”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做到“快受理”、“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缩短案件处理期限;在坚持依法办案时,开设“绿色通道”,组织“移动仲裁庭”、劳动人事仲裁派出庭,尽量让劳动者仲裁申请“最多跑一次”,协助申请法律援助,积极稳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同时认真落实公开开庭审理制度,凡是开庭审理的案件,均做到仲裁规则公开、开庭过程公开、仲裁结果公开,极大增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公正、公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80件,立案受理174件,已结案163件,为劳动者挽回损失800多万元。

标签:编辑:王昭舒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