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湖区两会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以首位度意识主力军担当加快建设“首善之区”

南湖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议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等

2019/01/18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许冰洲 通讯员 冯 成 金宇宁

  这几天,嘉兴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嘉兴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隆重召开,南湖区96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审议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作为红船起航地和嘉兴市的主城区,南湖区在今年甚至下一轮发展中,又该如何发力,从而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代表和委员们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围绕今年嘉兴市的重点工作,市人大代表、区委书记朱苗建议,要发挥好G60科创走廊的纽带作用,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建设,突出数字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群。要全方位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中心城区要注意保留城市印记,积极引进优质建设团队,时刻注重群众感受,南湖区将把“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中形成的好的机制、做法贯彻到中心城市品质提升中,争取最大支持,赢得更多民心。在高铁新城开发建设中,要做到谋定而后动,强化规划衔接,注重产城融合,密切周边互动。

  朱苗表示,南湖区将以首位度意识、主力军担当,加快建设“首善之区”。坚持高标准站位,扛起“护旗手”的首席担当,加快推动红船圣地迈向党建高地;坚持高质量发展,激发“领跑者”的首创动能,在科技创新、产业质量、平台能级、营商环境等关键点持续发力,加快南湖发展;坚持高品质生活,彰显主城区的首位风采,用群众的高品质生活诠释高质量发展的为民初心。

  市人大代表、区长徐军表示,新的一年,南湖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化品质的江南水乡名城上有所作为,以“十大攻坚”为主抓手,让“品质南湖”的金名片越擦越亮,让“首善之区”的基础越来越坚实。南湖区将在提升中心城市品质上求突破,全力打造重要片区、重要节点、重要道路,重塑中心城市商贸形象,打造智慧城市管理“南湖模式”;在做大实体经济总量上求突破,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引领;在推动开放合作发展上求突破,做好产业协作、科创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等文章;在促进民生福祉上求突破,在就业、教育、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市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健说,区人大要配合好市人大的各项审议调研视察、地方立法、执法检查、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建议市人大借助信息化建设,支持南湖区建立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联动机制,加强对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同时,建议法院加强审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案人员思想素质、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建议检察院更加集中精力做好法律监督和公诉等主要工作。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主席赵建峰说,加快发展必须要抢抓机遇,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快对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建设,促进沪嘉城际轨道早日开工;要加快打造高水平的创新高地,建立高质量的创业体系,加快招大育强,并强化中小企业扶持挖潜;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嘉兴因地势低洼生态脆弱,水质改善难,河湖自净能力差,更要直面难题综合施策,打造高标准的生态环境。

  市人大代表吴根军建议,要培育全链条创新,重点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间联系及产业胚胎,同时,嘉兴企业也要与高端科研院所、“中”字头的企业等加强联系,形成科技创新的全链条网络,吸引更多人和企业来嘉兴创业创新。

  市人大代表应丽斋建议,要“打开脑洞”,实现制度创新;“敞开心门”,积极获取省里更大支持;“贴地飞行”,以实在动作解决实际问题,要拆除影响企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篱笆”,消除人才引进的区域壁垒,通过县市区一体化更好实现长三角一体化。

  市政协委员张卫国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政府为民办事的决心,中心城市建设和城市品位提升将上升到一个高度,高铁新城建设将快速推进,现有公共交通将无法满足未来人数的急剧增加,建议高铁新城和轨道交通要一起规划。

  市政协委员石胜荣建议,对“大棚房”的定义要进一步加以明确,不宜搞“一刀切”。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使执法者有法可依,经营者有法可循。

标签:编辑:徐卉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