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凤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在陈良港西闸站的陈良圩区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投入运行,面对汛期,它用“智慧化”的方式给周边1万多亩良田稳稳地撑起防涝“保护伞”。
邬金根是陈良圩区运行管理员。以前遇到大风暴雨天气,他就要穿上雨衣,骑着摩托车绕整个圩区一圈,查看各闸站的水位情况,再回到监控室,根据查看情况开关水闸。一圈下来起码两小时,暴雨出行还很不安全。而现在,因为智慧水利系统的上线,他可以轻轻松松坐在控制室里完成闸站启闭、实时监控等一系列工作。
邬金根指着墙上的两块液晶显示屏向记者介绍,“陈良圩区现有5个闸站和6个水闸,每个闸站上都安装了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水位。”当暴雨水位上涨至临界线时,可通过自动化系统开启闸门,且开关时间、开闸孔径、过闸水量等都可实现精细控制,还可进行数据记录。
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支撑。陈良圩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启用,是凤桥镇着力推进水利建设的一个侧面。
记者从凤桥镇农技中心了解到,今年该镇计划投资约8600万元,共新(续)建11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额及项目数量创下该镇水利建设的历年之最。
除陈良圩区外,加紧实施的2018年小农水工程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同样贴上了“智慧”标签。“传统的明渠灌溉比较废水,大型农耕机械作业后,常会造成渠道板破损,各村每年花费在这方面的维修就要十几万元。”凤桥镇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而低压管道灌溉是将PE管深埋到地下约50厘米处,平均每一块田接出一个龙头,通过变频压缩机控制灌溉水量,既节约用水,又避免了机械压损的情况。”在去年永红村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凤桥镇将在永红、栖柽、联丰、大星四个村的10多个灌区铺开这一水利工程。
而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今年凤桥镇还将重点推进2018年凤北高标准农田建设、茜柳土地整理、新民、庄史粮食工程区等项目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维修渠道,完善机耕路、机耕桥,建设河道护岸等内容,这些“民生水利”将大大改善凤桥镇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民精耕细作创造良好条件。
当然,“烟雨江南桃源新城”的打造也离不开“水之灵动”。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凤桥镇中小河道整治也从一开始单纯的河道整治步入升级版。“实施以清淤、建护岸为主的河道整治,全镇中小河道已普遍受惠。”凤桥镇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中小河道清淤治污,去除河道“病症”之后,第二步就是修复河道水生态、水功能,然后再实施第三步——水景观营造,以“美丽河道”创建为载体,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中小河道水质,不仅河道美起来,更成为区域环境的景观点。
继王祥浜、朱家浜等晋升为区级美丽河道之后,今年,凤桥镇要将这一“美丽行动”进行到底——再创建永红村万南港、五曲港两条美丽河道;整治新民村兴善寺港、栖柽村乔三通港两条一般河道,新建护岸5500米;实施大星村吴家浜水系连通工程;给11个村的53条河道清淤,长度28.5公里。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