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南湖之春”经贸活动走过的第十六个年头,作为南湖区的品牌活动,“南湖之春”见证并加速推动了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创新。从今天开始,本报将从各个角度讲述南湖区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故事”。
每年的“南湖之春”经贸活动,都会在南湖区掀起一股“招商引智”高潮。在这个勃勃生机的季节里,大批高质量项目纷纷签约、开工、投产,极大地推动了南湖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作为“南湖之春”的招商“红娘”们,对此更能切身感受到这一点。
招商项目
“有块头更有大智慧”
本月8日,总投资30亿元的慕思寝具项目正式签约,这标志着余新镇智能家居产业园全面启动。
虽然今年的“南湖之春”经贸活动还只刚刚启幕,离月底的集中签约活动还有一段时间,但却已烂漫绽放:
上月,总投资1亿美元的KWI气浮系统制造项目签约;4月底,来自宝岛台湾的8个漫创项目正式入驻南湖CBD;5月8日,一个拟打造成全国最大驼产业营销中心、总注册资金1亿元的生物科技项目在新嘉街道启动;在5月10日赴上海的“吆喝”中,蔚来电动汽车等11个项目成功签约……在接下来的本届“南湖之春”经贸主题月活动中,南湖区还将开展总投资3亿美元的平谦国际现代产业园、悦声纸业高端艺术纸项目开工等一系列活动。
“这几年通过‘南湖之春’引进的项目质量越来越高,同时也很好地提升了南湖区对外的知名度。”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翔对此颇为感慨。曾担任过区经贸局局长、区政府副区长的他,从第一届“南湖之春”开始,就多次参与、组织过这项南湖区经贸盛事。
2003年,南湖区刚刚按实运作,工业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不要说工业园区,就连像样的厂房也没有,到处还都是农田。招商中,一些客商只听说过南湖红船,但很多都没有听说过南湖区,更别说到过这里。
为了推介南湖区,在第二届“南湖之春”前夕,南湖区派出了多个招商小分队,分赴温州、厦门、上海等地驻点招商,许翔带领的小组就是驻温州组,当时也是南湖区引进项目最多的地方。“很多项目都是先定下来再开发空间,不像现在有具体的区块和高水平的工业园区。”许翔记得,当年明新皮业项目敲定后,他第二天赶回南湖区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农房征迁工作。
让许翔高兴的是,2006年嘉兴工业园区获批省级工业园区,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由此从数千万元提高到数亿元,大手笔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可能。如今,南湖区各镇都有“九通一平”的工业功能区,嘉兴科技城等平台更获得不少国家级、省级荣誉。
栽下金梧桐,引得凤凰来。良好的平台和产业氛围,加速了高质量项目的引进。仅去年的“南湖之春”经贸主体日活动,南湖区就集中签约了60个总投资达199亿元的内外资项目,同时有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南湖区更引进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超亿美元项目及总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2%。今年一季度,南湖区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更位列嘉兴市五县(市)二区首位。
“相亲”门槛越来越高
总投资3亿美元、销售20多亿元、税收超1亿元……近期,一个国际知名企业项目被南湖区婉拒,因为该项目产品生产过程中包含的一个电镀工艺,符合南湖区“负面清单”条件。
“在招商中,南湖区对项目有着严格的准入联审办法。”南湖区经信商务局副局长吴萍介绍。今年,南湖区再次将联审对象扩大到了自有、拍卖厂房入驻项目,除了领军人才和科技项目,原则上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的项目都不予以联审。仅去年,因为符合“负面清单”条件,南湖区就否决了21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6亿元。
同是“南湖之春”最早的招商“红娘”,区经信商务局局长沈金华表示,南湖区一向重视项目准入,即使在“捡到篮里都是菜”的招商初期,也坚守环保等相关政策,近年来更突出招商项目的科技含量、亩均产出、产业导向。他认为,引进高质量项目,既有南湖区空间资源受限的原因,也因为拥有作为省四大科技主平台之一的嘉兴科技城,需要为全省甚至全国树立榜样。“南湖区是红船起航地,更应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不仅引项目,作为”双招双引”的招才引智,近年来“南湖之春”更以科技平台支撑为优势,加速了人才的磁吸。近5年来,南湖区累计引育“国千”专家48名、“省千”专家32名,市级领军人才224个,数量领跑全市。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