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绿色工厂、智能物流平台……随着一个个“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的上马与规划,在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化工类的企业中,你能看到有别于传统的生产、管理场景,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了这家企业的“基因”之中。
“从2012年开始,企业逐渐重视起信息化建设,这几年平均每年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都在1000万元左右。”日前,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苏元燕介绍,目前智能绿色工厂第一期已经建设完毕,二期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余的信息化项目也在“孵化”中。在苏元燕来看,信息化建设的不停步,为企业带来了两大显而易见的竞争优势。“一是企业利用、发展、应用数据的能力显著增强,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依据。二是为企业构建数据、智能化的管理统一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立企业内外管理、运营中的数据优势。”
正是因为这种提前布局、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度和超前意识,令“卫星石化”始终处于传统产业领域产业链的上游。而“卫星石化”的这种转型姿态也成为了南湖区众多传统企业转型的一个真实写照。近年来,南湖区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企业转型,不仅让传统产业在南湖畔迸发出了新的活力,也使整个区域经济的结构更为合理、优质。
一方面,南湖区在各个传统产业中积极推广“机器换人”,形成了流水线改造、部分改造、机械手替代等3种示范模式,不断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如嘉兴市英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后,产品生产量从之前的5万台/年增加到20万台/年,年节约人工成本超过400万元。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南湖区实施“机器人+”项目165个,完成投资45.87亿元。
另一方面,深入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现代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并制定了《2017年南湖区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计划今年底“两化”深度融合指数达到80以上,5亿元以上企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0%;在亿元以上制造企业中普及信息技术部门等。
此外,南湖区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企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截至目前,累计认定省绿色制造企业11家,实现“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充分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人才虹吸效应,以“两院”内各类研究所为平台,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培育、技术输出等方式,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人才、项目、产业的融合发展。
疏堵结合,方能进退有道。在积极助力传统企业转型的同时,南湖区还将一些位于产业链末端的传统企业“请”出了南湖工业版图。在今年开展的整治“低小散”企业行动中,南湖区天天有行动、周周有动态、月月有通报,通过现场办公、挂出作战图等方式,形成区、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之势,目前已经累计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1424家。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