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金灿灿的稻田随着收割机手、农民、粮食收购商的忙碌,眼下已基本收割完毕。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稻谷,让辛苦了一年的粮农满是丰收的喜悦。据区农技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全区单季晚稻平均亩产达580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公斤。
在余新镇金星村,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种植的1.6万亩水稻已全部收割完毕。“今年产量普遍较高,平均每亩有600至650公斤,比去年增加40多公斤。”绿康农业负责人陈强根告诉记者,“今年的天气帮了很大的忙。天气比去年正常,虽然前期下雨,但后期基本上都是晴天,光合作用强,所以产量有所提高。”
日前,绿康农业的稻米拿到了绿色食品证书,1000亩稻田的土壤、水质、生产投入品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陈强根着力延长稻米产业链,从插秧机插秧、无人机洒药、收割机收割、烘干脱粒加工,到成品大米销售,如今已实现粮食全产业链,推动了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注册了‘绿幼康’品牌,种植的‘嘉58’、‘嘉67’稻米今年已加工生产绿色大米,实现品牌化销售。”陈强根说,今年自产的300多吨绿色大米已有不少订单,单价也比普通大米每公斤高出0.6至1元,丰产又丰收。
“现在农民粮食生产越来越注重品质,向高质量发展。”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嘉58”、“嘉67”稻米种植的农户逐渐增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科学种植增强了南湖农民的丰收“底气”,为今年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除了好天气的“硬环境”保障,主导品种的更新、肥水管理等“软环境”保障,共同推动了南湖区晚稻增产。“秀水14”、“秀水121”大面积推广,这两大品种已代替了原来的“秀水134”,成为当前晚稻主要当家品种,今年南湖区种植的11.1万亩晚稻中,“秀水134”只占了两三成,比最高年份减少了50%。而“秀水121”抽穗早、穗数多、结实率高,“秀水14”穗形大、结实率高的特点也成为粮农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原因。
“穗形大、结实率高有利于高产,今年气候好病虫害较轻,农药施得少也有利于水稻品质保障。”区农技人员表示,今年晚稻播种也有所提前,比往年提前5至6天,脲铵代替尿素,铵肥、钾肥增施,肥水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有效推动了水稻种植肥料减量提效,推进了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