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建设街道丁家桥社区“网格服务日”
“阿四,这两天隔壁改造暂停了吧,我们已经和施工方沟通过了,他们正和规划部门商量优化改造方案,让改造工程尽量不贴着你家北窗,不影响通风和采光。”前天上午,建设街道丁家桥社区第六网格网格长莫惠静和网格员走进姚庄路4号,第一时间敲开“老熟人”家门。
听到这个好消息,“阿四”很高兴,“多亏你们帮忙,不然我一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说,这下我安心了。”
“我不怕麻烦,就怕你不来找我。”莫惠静和“阿四”玩笑起来,临走时还嘱咐他,“少喝点酒,多保重身体,秋冬天气干燥,注意用电安全。”
莫惠静口中的“阿四”姓俞,今年70多岁,妻子意外去世后,他就独居在姚庄路4号的房子里。“小莫她们很热心,每周一固定来敲门,平时有事也都找她们帮忙。像有次我喝了点酒,忘了关煤气,还好她们上门发现了,不然真的很危险……”说起第六网格“服务团”对自己的帮助,俞老伯赞不绝口。
据了解,俞老伯所说的“每周一固定来敲门”源于建设街道两年前开始推行的“周一社区工作日”,各社区定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在深入推进“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时,各社区将“周一社区工作日”升级为“网格服务日”,集结网格力量,组团开展服务。
“我们社区将5个党支部建在7个网格上,每个网格服务团成员包括联居干部,社区干部,专职、兼职网格员,居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等,配齐配强组团服务力量后,各‘服务团’针对自己网格的实际情况,在‘网格服务日’开展更加精准的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丁家桥社区党委书记夏瑾说。
比如姚庄路4号所在的第六网格,像俞老伯这样需要关爱的困难老人有好几位,“暖心帮扶”成了“网格服务日”里的主题,帮精神残疾的老人高师傅修好水管,帮目不识丁的老人夏四宝写信联络远在他乡的外孙女,前两天,腿脚不便的夏老特意赶到社区,给“服务团”送来苹果。
再如,开盛东区小商品市场所在的第一网格,商住一体的楼幢给片区安全管理带来难度。为了改善“脏乱差”面貌,“服务团”成员蒋长俊主动担任该市场业委会副主任,每个“网格服务日”,他和其他队员清理周边环境,引导业主规范经营。“打了几十次电话,天庆街上的路灯终于修好了”、“消防通道不能堵,消除安全隐患从身边事做起”,业主微信群里的服务成果,常常赢得居民点赞。
还有建业公寓所在的第三网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拉开帷幕,为了取得居民理解支持,“服务团”在“网格服务日”挨家挨户走访群众,架起居民与施工方间的沟通桥梁,让品质提升愿景早日惠及百姓。目前,建业公寓4幢老旧房屋已有3幢启动改造。
【新闻深读】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对基层精细服务、个性服务、综合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南湖区每个网格积极“因地制宜”拓展服务模式,把解决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多样性服务,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指数。有的网格结合日常走访,及时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开展常态服务;有的网格每周或每月确定服务主题,设置服务项目,开展主题服务;还有的网格对网格内的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帮教对象等特殊群体落实专人结对联系,开展个性服务。
南湖区着力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网格机制保障,有助于不断提高网格的执行力和组团的服务值。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