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匠心打造南湖精品“菜篮子”

力争辖区中心城区内今年纳入改造的农贸市场全部提标至四星

2019/08/01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记者 高昱雯 通讯员 吴玉婷

  “小菜场,大民生”,“菜篮子”工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抓住这一民生关键,南湖区从“最棘手”的农贸市场开始攻坚,尽心为它们贴上智慧、精品、放心等星级标签,力争到今年底,南湖区中心城区内纳入改造的农贸市场全部提升至四星级。

  逛菜场就像逛超市

  位于农翔路和望湖路交叉口的农翔路农贸市场营业面积3200余平方米,由浙江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投运至今已有15年时间。近段时间,农翔路农贸市场“裹”上了施工围挡,一场“提档战役”正在打响。

  “以前来买菜感觉环境很杂乱,地面总是湿答答的,现在走进新改造的区域,买菜就像逛超市,干净整洁,还能扫码支付。”“买汏烧”们的评语是对这里改造“初战告捷”的最大肯定。

  走进装修一新的北侧市场,棕色的坡屋面设计和青色的仿古地砖颇有江南韵味,整体的中式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这次改造全部按照四星级市场标准进行,不放过吊顶、摊位、地面、下水管等任何一处细节,在整体风貌、智慧放心、设施完善上呈现新亮点。”浙江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沈林介绍,为了让中式风格更加内外呼应,正在加快装修的南侧主体将设置景美的中式门头,入门处还有对称的矮墙进一步点缀中式主题。

  除了外表美丽,内在“智慧”也是改造的一大重点。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侧率先入驻的摊位前,移动支付已是平常,每个摊位前还加装了智慧电子秤,上方悬挂着智慧显示屏。“经营户摊位信息、经营户个人信息、产品价格等都会在屏幕上显示,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和支付情况也能反映到显示屏上。”邱沈林说。完成改造后,市场也会有一套更智慧的可追溯系统,与摊位上的设备连通起来,以后顾客买一棵青菜、一条鱼,都会像在超市里买东西一样收到一张小票,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到消费记录,如果买回家发现商品过期或者损坏,通过后台就能查到记录,追溯商品源头,由此为市场食品安全再加码。

  此外,农翔路农贸市场改造涉及的功能提档也“藏”着不少为民服务的温暖。比如为缓解市场停车难问题,中房公司将市场北侧的闲置地块重新利用,预计可新增60余个停车位;再如市场主体改造好后,将在市场门口设置一块大显示屏,显示当天市场供应的菜品及排名,“买汏烧”可以从排名看看哪些菜品最新鲜、最受欢迎,给自己买菜做参考;市场还将按照产品种类划分销售专区,并给摊位统一置牌,方便群众购买等。

  据悉,整个市场改造预计投入700余万元,主体工程力争在8月底完工。

  “菜篮子”工程精益求精

  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奔着百姓对品质生活的期待,南湖区市场监管局作为市场楼宇治理专项行动的牵头单位,始终将精益求精作为“菜篮子”工程改造的着力点。

  “前期,我们积极引导市场主办方负责人赴杭州、温州等地考察,学习其他省市高品质农贸市场样板打造经验。在设计阶段,要求各主体综合考虑市场区域位置、文化特色、自身条件等因素,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在推进施工阶段,联合群众工作组,多次组织街道、社区、市场负责人等进行论证,集思广益,为加快改造理顺思路。”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钟屹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农翔路农贸市场,南湖区今年还将改造文昌路农贸市场和杨柳湾农贸市场。文昌路农贸市场将改造成现代风格的市场,杨柳湾农贸市场的改造将融入运河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杨柳湾农贸市场将按照“幸福里”——邻里共享的幸福菜场理念打造,环城路上的临时施工围挡设计颇具心思,将二十四节气与农贸市场菜品相结合,还兼具夜光效果,承建单位的细节标准让群众更加期待改造后的“精品”效果。

  硬件提升的同时,南湖区将同步提升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的“软实力”,特别在食品安全上加大严管力度,做到市场天天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将安全放心的果蔬鱼肉销售到千家万户。

标签:编辑:王昭舒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