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引入社会组织 完善家庭支持系统

解放街道:让退役军人“兵至如归”

2019/07/31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撰稿 胡 希 孙文红 朱弼瑜  

  怎样让退役军人更好地融入家庭和地方生活,怎样让优抚对象自信生活、幸福满满,是近年来南湖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者们十分关注的课题。而在解放街道,这些问题正随着一个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的落地得到有效解决。

  链接各种资源

  为目标人群“订制”服务

  在整个项目开始前,解放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和辖区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队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进行了摸底,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发现优抚对象普遍存在对优抚政策了解不足、缺少医疗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指导、文化娱乐生活比较贫乏、自我认同度低且缺乏归属感和荣誉感等问题。而退役军人从部队回到家乡,也有重新适应地方生活的过程,还有求职、交友、婚恋等各种实际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力量,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进行重点宣传,从实际出发帮扶优抚对象,改善优抚对象生活,增强优抚对象荣誉感,努力让街道辖区内的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兵至如归”。

  这个公益创投项目内容主要是在详细了解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家庭情况后,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并链接学校、企业等各方资源,通过三社联动,构建起全年爱心服务体系。同时开展人文关怀活动,打造志愿者团队,提高优抚质量。

  开展整个项目的中坚力量,是社工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链接,尤其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融合各方资源来推动项目开展。目标是丰富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业余生活,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心,逐渐提升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自信,同时也改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的家庭关系,完善家庭支持系统,提升外界尤其是下一代对退役军人的尊重和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丰富活动暖人心

  让“他们”生活更幸福

  该项目启动后,解放街道退役军人事务站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准备了贯穿全年的丰富活动。

  就在几天前,街道退役军人事务站联合各社区退役军人事务站,组织了一场退役军人赴军营重温“咱当兵的日子”活动。来自街道各社区的40位老兵聚拢到一起,重温一次军营生活、再唱一次军歌、再走一次队列、看一次现役军人风采、参观一次军队装备、举行一次建军节庆生、再一次与部队合影、再一次在部队里用餐。青春岁月仿佛在眼前重生,这些曾经平凡的日常成为“回响”的时候,让老兵们感慨不已。

  重温昨天的军旅故事,既能让退役军人追忆往昔的荣耀和骄傲,也能让更多年轻人对军旅生活充满向往。年初以来,解放街道退役军人事务站已经组织了多次这样的活动,请来退役军人讲讲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峥嵘岁月。

  4月10日,一中实验学校的学生们组成“追梦兵记者”团队来到了虹桥社区,对两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军人进行了实地采访,孩子们还给两位老兵唱起了《祖国不会忘记》,并给他们送上版画作为礼物。5月17日,秋泾桥社区退役军人“英雄梦”校园“微访谈”活动在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举行。两位辖区退役军人走进校园,接受孩子们的“微采访”,分享他们的从军经历与退役后的生活感悟,在贵州省服役并在退役后创业,又主动参加社区“爱心车队”的经历,主动申请去艰苦的“北大荒”,并在那里参与森林火灾救火的历程,都让孩子们双眼绽放出崇敬的光芒。而退伍军人参与光明小学军训、走进钧儒小学作报告,并有学生为他们画像、一起合唱革命歌曲等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也让老兵心中温情涌动。此外,退役军人还组队参加了街道《假如嘉兴运河会说话》故事发布会和计生协第21个会员日活动。

  “兵至如归”项目还计划开展“众里寻他”退役军人征文比赛、婚纱照摄影、优抚军人和子女进行爱国提升之旅等多种活动,让社会大众更关注退役军人群体,加深军人家庭和谐氛围,并让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深入了解嘉兴文化底蕴,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之情。

标签:编辑:王昭舒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