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旨演讲中,将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至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翻开了全新的历史一页。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处于转型提升、创新驱动的长三角城市群,如何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去年4月在上海杨浦区成立的长三角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就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和协同机制的具体举措之一。分布在这些省市的25个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是中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分子。
4月20日、21日,2019“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首站暨“世界创意创新日”活动在嘉兴科技城举行,六类专项服务活动及多场特色活动,共同构成了“1+2+6+N”“创响中国”嘉兴南湖站系列活动。
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长三角“三省一市”发改委、25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部分在长三角地区有合作的央企示范基地领导、代表齐聚南湖畔,在这个“最红的地方”凝聚创新创业新力量。
正是在这个活动中,作为浙江省四大科创平台之一的嘉兴科技城,成为当天长三角联盟活动中新成立的四个产业专业委员会中的集成电路专委会的牵头单位。
嘉兴科技城为什么会被赋予做强长三角“中国芯”的重任?其产业基础如何?下一步又有何具体举措?
长三角崛起的“中国芯”
“在最红的地方遇到最好的你”,对与会的长三角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负责人和业内人士而言,南湖区之所以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不仅因为这里是红船起航地,还因为这里近年来快速崛起的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集成电路正成为我国经济搏动有力的“心脏”。
1月19日,计划总投资110亿元的年产480万片12英寸大硅片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嘉兴科技城。目前,国内的12英寸大硅片基本依赖进口。中晶在众多“求亲者”中选中嘉兴科技城,不仅因为这里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投资方看中的还有这里良好的产业链。
一组数据显示,以嘉兴科技城为主战场,南湖区已聚集数字经济直接关联企业500多家,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产值规模位列全市第一,龙头企业闻泰通讯去年更实现产值146.13亿元。去年,嘉兴科技城以数字经济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速达到了40.5%,尤其是数字经济之“芯”的集成电路产业更是扬帆起航,快速集聚了斯达半导体、恒拓、禾润、奥罗拉等15家企业,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4月20日下午,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推进现场会暨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举行,本次会议汇集了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杭州未来科技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阿里巴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等一批双创“大咖”。会上,共设立了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4个产业类专业委员会,大家一致通过,由浙江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嘉兴科技城)担任集成电路专委会的牵头单位。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创业研究室主任刘国艳认为,嘉兴科技城有着良好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相距仅一小时交通圈的上海更是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杭州的IT产业、苏州的制造业发展都很快,长三角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的
成立,必将加速长三角周边的集成电路科研、人才、产业资源向嘉兴科技城集聚。
事实上,借助靠近上海这一优势,以及拥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浓厚的科研氛围,早在2017年4月,嘉兴市政府、南湖区政府就与上海大学签署协议,共建上海大学(浙江)新兴产业研究院。同时,科技城还与上海张江园区、松江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平台加强合作。
同时,一批优质上海项目也源源不断地从上海等地落户南湖区,其中包括总投资35亿元的正泰智慧能源华东科创产业园、总投资110亿元的中晶大硅片、总投资5亿元的新能源整车试制研发等一批项目。而南湖区企业与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协同也在不断加强,东方特钢等多家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了研发中心。
最红的地方遇到最好的你
嘉兴首个、全省第二个!4月21日举行的2019“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首站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厉勇、南湖区区长徐军共同揭牌成立浙江嘉兴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省外国专家局与嘉兴科技城管委会签署“共建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战略合作协议。
这个国际站位的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为何能设在嘉兴科技城?嘉兴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杨玲珠用一组数据道出了原因。
数据显示,2018年,南湖区新签约国内外院士8人,累计引进“双千”专家突破百人。今年,更引进了由图灵奖获得者惠特菲尔德·迪菲团队领衔的嘉兴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及其团队共建的莫索尔医学实验室。
杨玲珠介绍,“人才+项目”已成为科技城快速发展的强劲推力,每一个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的引进,都会像“挑种子”一样严格挑选,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实现产业化。近年来,科技城先后引进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浙江柔性电子研究院、浙江未来研究院、上海大学(浙江)新兴产业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而无论是各类研究院还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均以产业化为导向,将产业化作为最终目的,初步形成了“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引领一个产业”模式。
增强融入长三角动能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下一步,嘉兴科技城将多措并举,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杨玲珠表示。
当前,嘉兴科技城已经形成了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到加速器到产业示范园这样的双创链条,今年还准备从杭州、江苏再引进两个孵化器平台,最终使科技城双创载体总面积达到97万平方米。在产业园建设上,已经启动规划了1275亩的柔性电子技术产业园,规划了732亩的欧美产业园。
据悉,下一步,南湖区还将在杨浦区设立上海南湖创业创新中心,并计划在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中心的定位是办公研发在上海,产业化成果、产业落地在以嘉兴科技城为主平台的南湖区,以实现产业长三角城市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通过这种立体式平台的合作、互动协作,加快科技城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科技、人才、产业的流动。
双创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才创业事业能够成功,在对600家科创企业培育两年后,嘉兴科技城将开展扶优扶强行动,今年将着力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行业标杆企业和隐形冠军,并鼓励企业上市。接下来,科技城将推进一批企业进行股改,今年力争实现上市一家报会两家。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