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湖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谋划实施“争先晋位、争创一流”的审计工作思路,依法履行审计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审计干部队伍素质,扎实推进审计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对审计任务重、中心工作多、全局人员少等现状,南湖审计人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克难奋进,团结拼博,发扬“钉钉子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审计任务和中心工作,获得了“区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全市审计机关工作考核优胜单位”、“省厅县级审计机关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再创佳绩
关注预算执行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重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并对5个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决算审计。通过审计清理财政借款,解缴入库非税收入1.43亿元。收回结余资金3620万元,收回部门两年以上结转指标1319.78万元,促使一区级部门5500万元公款竞争性存放。审计工作报告和整改跟踪评价报告在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上受到两代表一委员的好评。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硕果累累
全年共完成工程造价结算审计163个项目,送审金额13.27亿元,审定金额11.75亿元,核减金额1.52亿元,净核减率达11.45%,节约了大量国家建设资金。完成了1.83亿元的新区商务楼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6.48亿元基金小镇工程跟踪审计,节约建设资金3135万元。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进度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针对立项后开工慢、竣工迟,效率不高、速度不快等问题,把脉问诊,提出审计建议。督促河道清淤项目清淤总量和投资的控制,杜绝随意调整计划、超挖现象发生,收回项目结余资金2905万元,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针对小城镇综合整治EPC新模式,东部新城PPP新领域,审计关口前移,促进项目提速提质提效,护航高质量发展。
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成效显著
南湖区产业基金投资业务情况审计调查报告和专报引起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促使财政部门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红船产业基金管理的规范性,全面提升产业基金对社会资本的虹吸效应,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对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开展镇村两级公共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全面清理违规发放津补贴情况,加强对出租资产的监管力度,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严格政府采购管理。发现某镇成校报账员朱某涉嫌挪用公款、公墓管理员俞某涉嫌侵吞公款等问题,目前二人均已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为打好扶贫攻坚战,派出审计干部到南湖区对口支援四川省若尔盖县对扶贫情况进行审计。摸清了南湖区对若尔盖县的支援情况,提出提升东西部对口支援项目扶贫精准度的建议,审计整改后使8000多名贫困群众受益。参与丽水市遂昌县“山海协作”扶贫资金专项监督检查,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形式,重点关注“山海协作”扶贫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创新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聚焦干部履职重点,抓住核心关键环节,对领导干部在履行重大决策、任期经济事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工作绩效等方面责任进行审计,全方位、多角度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多维度考量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单位科学发展和个人守纪守法、履职担当情况。
完成4个部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首次开展巡审联动,与区委巡察工作同步进点、同步实施,在街道、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上实现了审计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有效提高审计的力度。成立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上首次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
在九届区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会前学法阶段,就《浙江省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办法》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南湖区实际,提出了加强审计整改落地落实的建议。率先在全市范围内编写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分5类共梳理出140个风险点,列示了风险表现形式和风险等级,提出了预防措施,并选编31个具体案例,预防和减少履行经济责任中碰红线、触底线现象的发生。
利用大数据手段开展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紧跟省审计厅部署,主动申请承担省审计厅“财政审计标准化数据质量验证”试点工作,南湖区作为嘉兴地区唯一的县(市、区)级单位入选。在长达一年的验证工作中,积极谋划,克服数据量大、时间跨度长、种类多、结构复杂等困难,顺利完成该项工作。在省审计厅公布的《财政审计标准化数据质量验证试点工作测评结果》中,区审计局在试点的27家单位中名列前茅,且在17家县(市、区)级审计局中排名首位。
在协助区相关部门办案过程中,审计人员发挥大数据审计专长,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分析,为办案部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推动了办案进程。
2019年审计工作思路
区审计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首善之区”的政治站位,聚焦“两年”和“三服务”,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财政支出绩效等领域开展审计,力求从宏观层面、更高层次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一是坚持提高站位,创新理念。深刻领会区委对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紧扣“宏观管理部门”新定位,坚持高标准站位、全方位谋划,增强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创新审计理念和思路,在确定审计重点中体现出审计的新定位,以“治已病、防未病”为工作目标,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开展数字经济财政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围绕“高水平建设”,开展百年百项重大项目、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围绕“高质量发展”,促进“G60科创走廊嘉兴段”建设,开展南湖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审计调查。围绕民生保障,开展民办教育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三是坚持整合资源、强化统筹。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加强项目实施的统筹整合,以政策落实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三个平台”为主线,积极推进数字化、系统化、融合式审计,综合运用“1+N协同审”“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同类项目同步审”等方式,实现审计资源、信息及成果共享,最大限度扩展审计覆盖面,提升全覆盖质效。创新审计管理模式、组织方式和工作流程,注重优化配置审计资源,加大审计项目实施的统筹衔接和跨层级融合,增强新时代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和宏观性。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