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镜头】连日来,嘉兴科技城“智立方”正在加紧安装调试智能化自助政务服务一体机,预计到本月底,红色代办人才服务在一体机上直接刷脸就行,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作为南湖区人才工作创新改革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品牌之作”,“智立方”正进行着一场从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到服务方式的全线升级,加快推进“一部九中心”建设,打造全市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一体化展示窗口,以服务营造环境、以环境集聚人才,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签约合作海内外院士5人、“国千”和“省千”27人、其他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1人……从南湖区委人才办传来消息,截至目前,全区已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引进‘国千’和‘省千’等领军人才20人”的目标任务,引才实现“井喷式”增长,累计引育“双千”人才已达到109人,成功突破“百名千人”大关。
据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正忠介绍,南湖区牢固树立“人才为王”理念,今年初以来,“多轮驱动”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引才模式、做强引才平台、优化人才服务,在人才“蓝色风暴”席卷全区的同时,也实现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如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邵航所说,南湖区筑巢引才已进入“2.0”版本,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大院名校创新载体的集聚、对人才的重视和贴心服务,使南湖区引才规模不断扩大,含金量越来越高。
今年出台了《南湖区“人才强企”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引育“双千双万”等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团队)的实施意见》等人才政策“加码”、《2018年度南湖区重点人才工作清单和人才服务清单》编制、《南湖区规上工业企业人才工作评价考核激励办法(试行)》出台……这些举措,构筑起部门、主体、企业协同合作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瞄准顶尖人才团队,制定《南湖区重大人才项目“一事一议”申报评审办法》,图灵奖获得者、澳大利亚院士、中科院院士等国内外顶尖专家纷纷青睐南湖,由图灵奖获得者领衔的嘉兴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也将在下周召开的2018年“星耀南湖”精英峰会上揭牌,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集聚南湖。
南湖区实施“百名人才科技招商”行动。今年初以来,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上海新兴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载体陆续开业,海纳孵化器加快项目“带土移植”,天都人力资源集团嘉兴分公司等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引进,1921中新智能科创园在南湖街道揭牌,长三角(嘉兴)人力资源产业园在解放街道成立,南湖新区“嘉人回嘉”系列活动开展……南湖区引才平台实现“从盆景到风景”。截至9月底,全区在谈人才科技项目62个,落户75个,依托项目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60人。
与各类高层次人才汇聚相匹配的是,最优人才生态打造“好戏不断”。4月,人才服务一体化综合平台“智立方”开张;7月,智能化人才市场在嘉兴科技城开业;9月,全市第一个以人才为主题的人才公园在科技城开园,全市首个院士楼在嘉兴科技城奠基;开展针对人才企业的“三问三送”大走访、人才项目大结对等专项破难行动,截至9月底,已走访科研院所及人才企业超200家次,拜访人才400多人次,收集解决各类问题89项……人才服务平台的提升,让各类人才在南湖区更加安心工作、放心创业、舒心生活。
人才“蓝色风暴”引爆南湖高质量发展,加速南湖“1341”产业体系构建。年初,5家领军人才企业被评为南湖区2017年度工业企业综合评价A类。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在一位新晋“国万”专家的领衔下,已与多个电子信息行业、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签约合作;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自今年1月落成以来,已有50多名人才加盟、10个产业化项目落户;由2位国家级高端人才创办的嘉兴德燃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其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系统今年已与国内8家整车厂开展合作,前景可观。
今年1至8月,南湖区领军人才企业已有4家突破亿元营收大关,总营收近27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占70%以上。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