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新时代 新征程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抢抓新机遇 谋篇南湖新发展

区发改局在创新中助力南湖“加速度”

2018/01/08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杨秀娟 周传根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南湖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一年,是向改革发展要动力的一年,更是各项重点工作获得新突破的一年。

  作为发展改革的重要职能部门,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大力弘扬和践行首创、奋斗、奉献精神,在创新中推动改革,在谋篇布局中抢占先机,有力地助推了南湖经济社会发展。

  助力南湖平台“落子”

  2017年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嘉兴科技城成功入选,这是继去年5月获评省级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后摘得的“国字号”牌子,也是目前嘉兴市的唯一。这是区发改局直接推动、积极争取,取得的一大成果。

  筑巢才能引凤来,好的平台是引进好项目、大项目的关键,而在南湖区经济发展大“棋局”中,平台建设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关键一步,直接关系到南湖区当前和下一轮的发展。

  区发改局一方面立足面上推进,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牵头起草了“平台载体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推动全区各平台提档升级。同时通过调研、考察,进行课题研究,为东部新城建设积极出谋划策;另一方面谋求点上突破,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除嘉兴科技城外,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湖基金小镇等4个平台入列市级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占了全市的40%。助推新丰镇、凤桥镇成功创建省级新能源示范镇,云创小镇入列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湘家荡禅意养生小镇入列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努力为相关平台争取各类补助资金4070万元。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要引入国际先进的产业和技术,同样离不开高端的国际化平台和载体。

  去年7月21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正式发布了5个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其中南湖区榜上有名。这几个城市,将肩负起打造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的使命。去年8月下旬,南湖区“趁热打铁”,由区发改局牵头的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暨中欧产业协作示范区项目启动会在南湖召开。

  “此次会议对南湖区意义深远。”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为南湖发展“把脉”、搭桥的会议可谓“高大上”,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理事长乔润令带队,包括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宏观院产业所、香港规划院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奥地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处、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等外方机构、公司的官员、专家组成。

  “我们将把南湖区作为开展中欧产业协作的重要对象,将国际先进的项目和技术引进到南湖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刘悦表示。目前,计划于今年上半年举行的国际知名公司南湖产业对接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科技城引进的平谦国际产业园正在抓紧推进中,为中欧产业协作项目提供了承载平台。

  接轨上海搭“鹊桥”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南湖赴沪开展“双招双引”活动30场,考察交流近70次,招商630多次,上海1150多批次(人次)院校、客商、人才来南湖考察、洽谈……刚刚过去的2017年,南湖区接轨上海可谓红红火火,全年签约科技合作项目55个,引进高层次人才43人,招引内资项目88个、资金21.37亿元,外资项目22个、实到外资1.2亿美元;引进金融资本166.5亿元。这激昂动人的“湖海”交响曲,时刻跳动着南湖区发改局的音符。

  谋全局方能谋一域。在接轨上海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平台、科研院校、人才、资金的全要素对接,这对南湖区的新一轮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发改局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统筹工作力量,不仅担负起了南湖驻上海工作部的工作,还承担起了拜访上海相关部门、园区、高校、企业,联系进行对接交流、考察座谈、洽谈合作的任务,在南湖区接轨上海中发挥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南湖区接轨上海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去年,南湖区在接轨上海方面可谓捷报频传:

  区级层面与上海杨浦区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建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建设环保医院。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研究发展中心嘉兴分中心落户科技城并投入运行。作为G60科创走廊上的两个重要平台,嘉兴科技城与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南湖区各主体新增与上海方合作平台12个。

  在共享上海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方面,与上海结对学校8所、共建医疗联合体项目1个,教师、医务人员赴上海学习培训1183人次。

  “加鞭”重点工作开展

  作为职能部门,南湖区发改局承担着改革与规划制定的重要责任,但同时,也是加速南湖区重点工作推动的执行者。

  如果说“双招双引”是南湖区的一号工程,那么重点项目的推进,就是将一号工程落地变成现实。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去年初以来,南湖区进一步加速了重点产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其中不乏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那么,如何将重点项目按既定计划实现开工、竣工、投产?

  为了让重点项目建设无障碍“跑”起来,区发改局推出了重点项目全流程管理,根据新建和续建项目的不同类型,对重大产业项目分建了4张表格,以不同颜色表示项目不同的进度完成情况。

  对未按节点推进的项目,由区发改局、区项目办等部门组织人员分赴项目现场核查并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对难以解决通过区项目问题协调例会予以解决。“以前考核放在年底,时间上可以调配的空间比较大,现在按月、按季考核后,必须紧盯每个项目的时间节点,倒逼自己加快速度。”不少镇、街道领导对新的考核方式表示肯定。

  同时,区发改局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为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南湖“牵线做媒”。“南湖区的政府服务非常到位,效率也非常高。”在前年一次上门拜访中,通过区发改局的主动对接,北京大视野教育集团董事长张明高萌生了投资南湖的想法。随后,在区领导的牵头下与该企业进行深入洽谈,目前该项目已成功落户南湖新区。

  “从南湖区干部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那种加速当地发展的责任感和工作激情。”浙大求是驿站负责人感慨。同样也是在区发改局的牵线下,目前该机构顺利入驻嘉兴科技城。正是在这样的工作带动下,全区浙商回归成效明显,去年累计到位资金7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63%。

  小城市培育和特色小镇创建是南湖区重点推进的另一项工作。去年,在牵头推进全区15项经济体制改革子项目的同时,区发改局还着力抓好了“两镇”建设。重点推动凤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出台区级扶持政策、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统筹部门资源力量,上下合力支持推进小城市建设;全力以赴准备基金小镇省级特色小镇验收命名工作,逐项分解考核指标,紧盯一票否决指标和薄弱环节,努力补齐短板,目前自评已达到验收标准。

标签:编辑:徐卉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