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湘家荡区域来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田园水乡是湘家荡区域优良的自然禀赋,治水护水则是绿色发展的基础。今年以来,湘家荡区域全力推进“五水共治”走向纵深,不断完善治水剿劣长效机制的同时,还将启动湘家荡湖区清淤工程项目——对拥有2000亩水面的相湖进行整体清淤。
2000亩湖区清淤工程将启动
提起湘家荡省级旅游度假区,不少市民首先想到的是相湖。这一水域面积达2000亩的自然湖泊,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文人名士吟诗作画的好去处。1997年,湘家荡省级旅游度假区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批准面积为7.1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就是环湖景区。
“湘家荡湖区清淤工程项目已进入设备进场阶段,预计本月下旬正式启动整体清淤。”湘家荡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清淤工程的启动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相湖作为湘家荡区域重要节点,多年来从未进行过整体清淤,“这个湖是湘家荡区域的一张金名片,伴随着湘家荡省级旅游度假区扩容至整个区域、湘家荡环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相湖的水环境也亟待进行一次提升。”其二,嘉兴市域范围内唯一一处国控断面位于相湖,相湖水质当前长期保持在Ⅲ类水,期中部分指标已达到Ⅰ类、Ⅱ类,在控制“增量污染”基础上通过清淤减少“存量污染”,将促使相湖水质再上一个台阶。
湘家荡湖区清淤工程项目预计工期6个月,根据测算将清除约40万方湖底淤泥。该项目将采用生态清淤,即清淤设备选取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清淤工程将在不影响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带水作业,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清淤过程中对湖荡底泥扰动产生二次污染。”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的淤泥干化方式是新型的机械脱水干化法。“传统方式是自然固化,需先挖大型泥塘储存淤泥,等淤泥自然干化后再二次利用。结合区域用地情况及区域部分地块地势较低,项目采用更为高效、环保的机械脱水干化法,即淤泥抽取出来后随即分离泥和水,分别进行成分检测,将检测达标的余水排入河道,并把脱水固化后的泥转运至地势较低区域进行回填复垦。”
治水剿劣长效机制日益完善
“通过集中力量攻坚,湘家荡已完成10条河道剿劣任务,河道总长8.4公里。”湘家荡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区域牢牢把握“截治清修”四字诀,实施率先“清”、同步“截”、源头“治”、辅助“修”系列举措,将区域水质保持在Ⅳ类水及以上。
率先“清”,即把污染河道的底层问题清除干净,同步清理沉、废船;同步“截”,即堵住异常入河水源头,进一步完善入河排水口排查与建档案树标示工作;源头“治”,即深化开展岸上产业整治、“低小散”企业腾退、拆违征迁等“拔钉”行动;辅助“修”,即选取小区周边、景区周边已完成河道清淤等前期工程项目建设的河道进行水生态修复治理,在巩固水质改善成效的基础上,同步营造优美水环境。
“打赢治水剿劣攻坚战,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是关键。”湘家荡管委会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该区域打出了一套长效监管组合拳。例如,以湘家荡区域“四位一体”保洁办公室成立为契机,调整监管机制,统筹开展剿劣河道及面上常态化保洁工作,确保做到半小时内机动力量到位,常态化保洁人员定点定岗;以剿劣任务河道分布于各个社区为背景,将日常监管职责落实到相应社区,动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定期巡查、上报并协助清理河道周边问题等。
“源头‘治’和辅助‘修’,也是长效机制的重要部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我们不断加强巡查,堵截各类污染源头。同时,通过在河道设置生态浮岛、增设微孔曝气设备等生态修复手段,把人为干预的治水成果转化为河道自净能力的提升。”湘家荡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该区域将加强自查自纠,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