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微嘉园”让居民更爱家园

“互联网+”力量助推“平安南湖”建设

2019/10/30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柳 青 朱弼瑜

  孩子走失了、大门锁坏了,上“微嘉园”求助;隔壁邻居家厨房冒烟了、小区设施有损坏了,上“微嘉园”反映……在七星街道,一个微信小程序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服务助手。对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来说,这也是及时了解居民诉求,传递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现在,南湖区已建起区级层面的“微嘉园”推广微信群,把这样的操作推广到全区,成为提升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新抓手。

  “微嘉园”让家园管理走上指尖

  “微嘉园”移动服务平台是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理念,着力为居民群众打造“掌心上的平台,指尖上的服务”的微信公众平台。

  “微嘉园”移动服务平台共设有居民知事、报事、议事、办事、评事、公告等功能,居民可以在报事功能栏上报各种辖区设施损坏、需要维修的信息;镇(街道)、村(社区)可以在公告栏发布一些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各类最新政策以及一些本地企业的招工信息;而议事群就热闹了,由社区干部担任的网格长组群,就老百姓关注的话题组织讨论,不管有没有道理、对还是错,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社区干部实时关注“微嘉园”中群众反映的情况,并第一时间给出反应,每一桩求助都会认真、及时对待,并在处理后给出反馈,而居民也会对此进行评价。

  这套体系是“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的重要载体,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基于现有政法综合数据平台内容,集成了畅通群众诉求、传递党的声音、参与社区自治、调动群众参与四大主要功能,按照“服务全覆盖、诉求全受理、力量全进入、问题全解决、过程全评价”方法,以网格群聊为基础应用,加强群众报事、议事热情,实现线下和线上相融合的互动,“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进一步提升网格治理精度,强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打造党群干群最融洽区域。

  让每个家庭都参与家园建设

  七星街道在全区率先使用“微嘉园”后,居民安装的积极性很高。以三家浜社区为例,目前95%的居民家庭都主动安装了“微嘉园”,居民上门到社区反映问题的数量已经由以前的每月五六十起,降到了现在的十来起。群众有了反映需求和问题的平台,党委政府也能在第一时间获悉民情,更好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并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处理,有效实现了与群众的双向互动。

  9月28日,区级层面建立了南湖区“微嘉园”推广微信群,目前区、镇(街道)负责人、日常管理人员、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已经全部入群,边推广、边讨论、边解决,全面提高推广效率。将全面推广七星街道试点经验做法,发动各镇(街道)前往七星街道学习“微嘉园”操作方法、推广方式、使用技巧、管理注意事项等,进一步提高推广质效。

  现在,各镇(街道)正结合各类宣传工作,在村(社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区域进行设摊宣传,结合网格入户走访进行点对点宣传,结合党员主题日活动进行面对面宣传,通过各自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做好线上宣传,确保“每户进一人”。

  这样的推广力度之下,“微嘉园”线上大家庭人气越来越旺,截至10月27日17时,全区已经累计有170672人加入“微嘉园”,入群人员聊天数达181468条。

  经网格工作人员分级分类进行办理,已办结5415条,已办结5415条,办结率为91.94%,其中新兴街道更达到98.08%,其中5410条在镇(街道)层级以下处置、办结,实现99.83%的事件全部化解在基层。这是南湖区“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的线上升级版,结合各地实际,南湖区还科学制定组团式服务清单,每月25日作为“网格服务日”,组织召开网格议事会等6项规定活动,面对面为群众解决问题或给出处理时限,有效提高群众满意度。

标签:编辑:倪力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