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兴市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专项行动方案》,到今年年底前全市要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近年来,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南湖区城乡,各种垃圾分类妙招纷纷“上线”,垃圾贴标追溯机制、厨余垃圾制作酵素等各种民间智慧层出不穷,在很多村、社区更有众多草根垃圾分类“达人”涌现,成为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示范者和领头羊。
张春明
带着数百人一起做酵素
东栅街道新南社区中山怡和园是去年嘉兴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而这背后少不了社区居民张春明的一份努力。
“垃圾分类真的很方便,一点不麻烦。”张春明说起垃圾分类如数家珍,在她家中,洗菜池旁挂着一个小小的垃圾收纳袋,厨余垃圾直接投入这个收纳袋中,其中菜叶、果皮顺手挑出,成为她做酵素的原料。家里收到快递件,把纸箱留出,选大的作为“收纳箱”,把小箱子、塑料瓶等压扁放入,存满一箱带到楼下出售。过期药品、用尽的电池、化妆品空罐等收集到一处,两三个月集中投入“有毒有害垃圾箱”内。
“我特地记了账,去年一年光卖那些可回收垃圾就卖了大约1300块,”张春明觉得垃圾分类坚持下去,不但垃圾减量效果明显、家庭和小区都更卫生,还是省钱的好办法。
她家使用的洗衣液、洗洁精、洗发水等都添加了自己制作的酵素,让这些洗涤剂的使用量大大减少,洗涤效果还更好。最近一年,她几乎没有买过洗涤用品,“又省了不少钱。”
不仅自己垃圾分类做得“门儿清”,张春明还带动了许多邻居一起来做好垃圾分类,享受做酵素的好处。她是社区里接触垃圾分类最早的居民之一,也是学习、推广酵素制作的带头人,她的春明社会工作室经常开展酵素制作活动,每次都有不少居民报名学习。她还常常在社区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酵素制作宣讲,现场手把手教居民做酵素,并把做好的酵素和酵素皂送给居民,培养居民使用酵素制品的习惯。
她自己也不断学习,钻研用不同材料做酵素的效果,并及时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传授给更多人。她的努力已经影响了数百人,连经开区都有社区请她去讲课。
陈新红
“一天不拍照就觉得不舒服!”
陈新红的一天是从拍照开始的。
她是大桥镇倪家浜村外木桥一组的片组长,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前一天家里的垃圾,分门别类放进家里的垃圾桶,然后拍照上传到“垃非”APP兑换积分,完成这一流程后,再开始处理其他事情,“要是一天不拍照,就觉得整个人都不舒服”。
陈新红家有六口人,平时垃圾不少,但是垃圾分类开始后,她倒觉得收拾起来更方便了。她的儿子和儿媳对垃圾分类接受很快,没几天都分得很清楚了,家里70多岁的老人虽然接受得不快,但是她耐心教了几次也就会了。垃圾分类以后,就是清清楚楚两个桶,以前家里堆在一处的杂乱垃圾不见了。现在,她在“垃非”APP上的积分已经达到10740分,用积分兑换过油、盐和酱油,“特别实用呢”。
不但自家做好了,她还积极指导片组里的邻居们学习垃圾分类。她所在的片组共有17户村民,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家,她特地建了一个“兄弟姐妹垃圾分类”微信群,在微信群里教授大家垃圾分类的各种知识。她自己也每天会到片组里走动,看看各家垃圾分类的情况,并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分类。
“开始的时候有几户嫌麻烦不肯做,但是现在都已经很习惯了,”陈新红觉得垃圾分类是好事,能让大家的生活环境更干净,于是挨家挨户地劝说邻居们接受并实践垃圾分类,指导他们使用“垃非”APP。有了“垃非”APP,大家对垃圾分类的接受度更高了,不少邻居都凭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过生活用品,都挺满意,“垃圾分类不是个麻烦,是能给大家带来实惠的事情!”
陈劲宣
他专门为垃圾分类写顺口溜
“垃圾分类事虽小,它的意义可不小,人人做到分类放,好处多得莫佬佬……”这是83岁的党员陈劲宣专门为垃圾分类写的宣传顺口溜。
陈劲宣是新兴街道松鹤社区居民,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他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进行了大量宣传。而现在,他虽然年事已高,行走不便,但却依然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为垃圾分类写了不少顺口溜和宣传诗文。
对于夏季大量出现的西瓜皮,他写了不少“专题文章”。这个不少嘉兴人都知道的“老陈伯伯”说,每年为了处理垃圾,政府花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环卫工人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起早贪黑,都很辛苦。为了解决西瓜皮带来的环境问题,他总结出了用西瓜皮做菜的八大好处:能控制夏季垃圾总量,能减少运输垃圾车辆运转节省汽油,能缩小堆放垃圾场地并节约土地资源,能减轻环卫工人工作量,有利于避免市民出行被滑倒,有利于节省家庭开支,有利于提升市容环境,有利于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他还列出了小排骨炖西瓜皮、西瓜皮块炖笋尖开洋汤、西瓜皮丝炒肉丝、西瓜皮条榨菜炒肉等,一批以西瓜皮为原料的菜单,希望能让更多人把西瓜皮利用起来,减少垃圾产生量,减轻环境负担。
垃圾分类工作如今在南湖区已经逐渐深入人们心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适应在扔垃圾的时候多看一眼、想一下,应该扔到哪个垃圾桶里,有的居民更主动购买了分类垃圾桶,并在家中张贴了垃圾分类宣传材料,坚持从自己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