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生活服务 >> 文娱

感恩嘉兴这方水土的滋养

现代民间绘画奠基人以画作反哺嘉兴

2019/07/03 来源:南湖晚报 作者:黄 烨

  “感恩这方水土的滋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一直和人说,嘉兴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建党98周年之际,著名画家廖开明先生再一次来到党的诞生地嘉兴,这个被他誉为第二故乡的地方。

  廖开明先生是我国著名版画家、民间美术评论家,也是我国现代民间绘画的奠基人。6年前,他为嘉兴所作的年画《水乡五月五》登上了《人民日报》等重量级媒体,让嘉兴端午的盛景生动展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今年,79岁的他再次为嘉兴挥毫泼墨,绘就了展示嘉兴文旅融合新气象的年画作品《摇到外婆桥》。

  6年的时光,让他增了不少白发,6年的时光,也让他对嘉兴的感情日益深厚。“为嘉兴所作的画,还是要带到嘉兴来,在嘉兴首发,让嘉兴的市民来评判。”他笑说。

  廖开明先生

  艺术来源于生活

  要接地气,也要保持创新

  6月30日下午,刚从井冈山参加完活动赶来嘉兴的廖开明先生,不顾旅途劳累,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的画作《摇到外婆桥》,“这幅画构思了很久,真正画起来却很快,因为嘉兴对我而言真是太熟悉了。”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今年年初开始,廖开明先生就想着要创作一幅作品,用画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构思许久,他将目光定位在熟悉的嘉兴,他想到了嘉兴深厚的人文底蕴,想到了晚年落叶归根的艺术家木心,于是将创作内容定为海外游子回乡寻根。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是一首在江南耳熟能详的童谣,在廖先生看来,这首民谣是一个代表江南的艺术符号,唱的是游子回到母亲怀抱,他用这首童谣点题,将有声的乐曲融入无声的绘画之中。

  《摇到外婆桥》是一幅长90厘米、宽70厘米的画作,廖开明先生用细腻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勾勒了一片水乡美景。画中是一对老华侨带着儿孙回乡寻根的情景,画面正中是一艘嘉兴人熟悉的乌篷船,老华侨站于船上一手放胸口一手遮阳,看着两岸久违的白墙黑瓦,仿佛在寻找故乡曾经的景象;他的太太在边上慈祥地呵护着孙儿;他的儿媳妇坐在船头拿着手机拍摄,显得有些激动;他的孙女手中抱着国宝熊猫玩偶。

  “画中表现的是海外游子淳朴的爱国情怀。”他指着手机上的图片说:“你看这些人物,老华侨的儿子头上戴了帽子,上面写了拼音HuangShan。”

  廖开明先生在作画细节上,对自己极为苛刻。虽然创作时行云流水,但对每一个人物和景象的绘画都精益求精。“绘画时,中间老华侨是主角,开始画得矮了点,后来特地修改了3次。”

  而这幅画的背景有嘉兴的影子,既像月河景区,又像乌镇风景,近处河面波光粼粼,远处高塔耸立。对于这些景致的把握都来源于他多次亲临嘉兴,对嘉兴的景物了然于心,“为什么我的画作创作速度快,就是因为接地气、有来源。”

  “艺术家不能在固有领域沾沾自喜,要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勇于创新。”如今的廖开明先生已退休多年,但他的创作从未停止,并不断在新鲜事物中汲取养分。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专门为《摇到外婆桥》撰写评论:“正是江南花开,春水泛绿时节,一家人被家乡的美景所吸引,为祖国的变化赞叹,在文化寻根之旅中升华了对祖国的爱,在守望回归之旅中融合了对乡愁的记忆,普通的视角传达出文旅结合、民族认同的重大主题。”

  爱国主义是创作灵魂

  感恩嘉兴,感恩这一方水土的滋养

  廖开明先生创作了许多令人喜闻乐见的作品,比如歌颂改革开放的《开门大吉》、迎奥运的《八仙过海》、喜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姊妹篇《香江竞舟图》和《濠江欢舞图》、颂扬一带一路的《一带一路》等。

  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他说:“爱国主义是我创作的灵魂。”

  1964年,他来到大庆油田,为铁人王进喜画肖像。他亲眼见证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无私大爱,“王铁人他们为什么能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工作,他们想到的是北京的公交车上还顶着煤气包,而石油也影响着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

  “他们工作的艰苦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比如说油井打完之后要固井,这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发生井喷,我就亲眼见过井喷,脸上鼻子里都是重晶石粉。而我们没有先进的设备,泥浆池搅动比较慢,这时如果压力不够就会造成塌陷,王进喜就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子搅。”说到这里廖先生不禁哽咽:“所以王铁人才40多岁就去世了。”

  廖开明先生在生活中接受了震撼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希望用画作影响下一代。红船起航地嘉兴对于他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

  廖开明先生和嘉兴,结缘于画。上世纪80年代,他带着一批画作去美国展览,其中就有嘉兴画家张觉民的《南湖菱歌》和缪惠新的《乡情》。那时,他在画中看到了嘉兴美景。

  2007年开始,他连续3年参加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的活动,作为评委,他欣喜地看到嘉兴农民画的蓬勃朝气。2012年端午节前夕,他想要创作一幅关于端午的作品,又不想流于一般,当他了解到嘉兴有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传统,再一次来到嘉兴,感受到了嘉兴端午的热烈气氛。第二年,他便带来了享誉国内外的年画《水乡五月五》。

  “我爱上了嘉兴这片土地,从未离开过这里。我在嘉兴得到了那么多的滋养,所以也要反哺嘉兴。”

  他将嘉兴视为第二故乡,常常为嘉兴的画作撰写评论,提携嘉兴的文艺工作者。即使身在北京,他也常常关注嘉兴的信息。今年,他受邀为即将出版的中国农民画精品典藏集撰写总序,而这个总序就是在嘉兴诞生的,他和秀洲区文化馆副馆长杨海萍共同执笔。该书有机会成为国礼送给各国领导人,将成为宣传中国的重要资料。

  昨天,他在嘉兴,再一次和嘉兴的画家分享他基于嘉兴文化的创作经验。“在嘉兴,有鲜明的文化符号,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红船精神。嘉兴是红船起航地,红船在绘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象征,围绕红船精神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们要考虑如何将其表现。”他感慨嘉兴关于红船精神的绘画作品还不多:“红船精神不仅在历史里,更在现实中。我们绘画就是要链接红船精神和现实。”他还提到嘉兴另外的文化符号:“嘉兴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像我的作品《摇到外婆桥》就来源于一首民谣,寻找类似这样的契合点,文化就会闪亮。”

  文旅融合是时代命题

  培养支柱产业,更培养群众审美趣味

  笔墨当随时代。廖开明先生的创作一直呼应着当时的时代主题。

  出生于重庆南岸长江边乡村,自学绘画成才,他初中毕业便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在这里他接受了田汉、老舍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熏陶;1983年,他被调入中国美术馆任馆长助理、民间美术部主任等职;2001年,他正式退休,退休之后的他反倒更忙碌了。

  这些年来他走南闯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寻找灵感,不断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发现美,再将现实融于手中的笔,晕染出艺术的形象。

  在全国各地忙碌,嘉兴是他最为关注的地方。他说,如今中国有许多画乡,各有各的特点,嘉兴要从中脱颖而出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嘉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2007年开始,我去过月河、梅花洲、湘家荡、天福村等地方,看着这些地方不断发展。”廖开明说,他最近关注到嘉兴的“百县千碗”活动,一开始他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大力推广这个IP,后来他看到亚洲文明论坛的新闻,里面也有关于饮食文化的内容,就豁然开朗了,“饮食文化也是文旅融合的体现,不要小看嘉兴一个小小的粽子,就有乡愁在里面,当然是文化。而一个地方如果拥有极富特色的餐饮,旅客自然而然就多了。文旅融合是深化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文旅融合之后可以提供许多平台。”

  “同样的,农民画也可以有很多衍生品。”廖开明回忆,农民画也是非常有市场的,曾经他带着农民画去国外展览,大受欢迎,而印有农民画的丝巾备受女性欢迎。“农民画还可以做成动漫。”这是在廖开明心中对嘉兴农民画的希冀。

  中国民间谚语改编的动画《三个和尚》曾经风靡一时,这部动画电影的导演阿达是廖开明的好友,他们曾彻夜长谈把金山的农民画形象搬到大屏幕。可惜后来阿达去世,这个心愿也未能达成。

  “我们曾经有过《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牧童引牛》等经典动画电影,都是从绘画中寻找的形象。这些动画电影有长久的生命力,我至今还给孙子看。”面对如今的动漫市场,他觉得中国动漫不能一味模仿国外风格,更要有自己原创的内容和风格,“动漫做好了,不仅会成为支柱产业,还能对民众进行传统的、民族的、现代的、健康的审美培育。”

  美术家的领军创作,更能提高民众的审美趣味。在嘉兴,也有过一些尝试。脱胎于农民画家缪惠新的画作《钱家港五队农户图》的微信表情包《寿观冲冲冲》一度占领了嘉兴人的微信,幽默风趣又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寿观”让人忍俊不禁。廖开明先生认为,这样的尝试非常值得鼓励。

  “民间绘画不只是反映传统,还要反映现实生活,不能只是摆放在美术馆里,还要出现在街头巷尾。”廖开明先生认为。

标签:编辑:徐卉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