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名字错了, 不能证明我是我?

民警巧计添加“曾用名” 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2019/04/25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通讯员 彭梁平

  “为了办证这件事,我好几天都没睡一个好觉,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服务贴心还高效率,还给我送证上门。”4月22日一早,家住南湖区运南社区的郑女士,特意来到南湖区公安分局新兴派出所感谢,当看见户籍民警胡丽华,激动地眼含道谢,上前紧紧抱住了民警。

  “马上就能领取补助金了,让我减轻不少经济压力。”户口错误信息被纠正,之后就可以顺利领取补助金,听到这个好消息胡丽华也表示很高兴,“总算是解决了郑女士的难题。”

  在3月29日下午,郑女士来到新兴所派出所户籍窗口,焦急地坐在等待区的郑女士引起了户籍民警胡丽华的注意,她赶忙上前了解情况……

  郑女士今年63年,在1963年她跟随父母亲从上海来到嘉兴市王店镇支农,随后就入户定居在嘉兴。当时,由于信息录入的错误,把郑女士的名字弄错了,把其名字内的“弟”写成了“娣”,那会一家人都没注意这个事情,以为没什么影响。

  “今年上海社保局来电说,可以有一笔补助金给我,但是我在嘉兴王店镇的个人名字有误,没法证明我是我。”就因为户籍信息的错误将导致领不到补助金,说到这里,郑女士也是满心委屈。

  “其实郑女士因为7年前的一场交通事故,腿上打了钢钉,造成了二级肢体残疾,平时行动十分不便。日常开销仅依靠着每个月微薄的退休金,昂贵的医药费让她的生活压力很大,而这笔补助金对于郑女士来说真的十分重要。”户籍民警胡丽华介绍着。

  可是56年前迁户时出现的名字差错,导致郑女士的户口信息上的名字跟上海的户籍信息有了出入,这使她无法领取补助金。

  “之前跟上海社保局和街道等都联系了,还是没办法解决名字错误的事。”郑女士辗转了不少部门询问,都说时间久远无法办理,这让她愁的茶饭不思,也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来到新兴派出所户籍窗口,咨询相关事宜,期待事情能有所转机。

  当听完郑女士的经历和困难,民警胡丽华为郑女士开启了绿色通道。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胡丽华立即对郑女士的身份信息进行了核实,并想到了一个解开难题的办法。

  “这个名字由于时间太久了,无法更改了,但是我们可以添加一个曾用名,来解决这个难题。”经过与多个部门的沟通、协商,胡丽华将好消息告诉了焦急等待着的郑女士,听完,郑女士紧紧拉着户籍民警胡丽华的手连声道谢。

  填写完相关信息、走完相关增加曾用名手续后,胡丽华贴心地搀扶着郑女士上车,并告知其在家耐心等待新的户口本送达。

  送走完郑女士后,胡丽华一边着手与南湖公安分局户籍管理队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进行情况说明,一边又马不停蹄联系上海社保局,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成功为郑女士增添了“曾用名”。4月4日,看着写有“郑*弟”曾用名的户口本被户籍民警胡丽华送上门,郑女士激动不已。

标签:编辑:王昭舒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