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湖区两会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让融接上海成为南湖不竭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

2019/01/14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俞艳婷 区新闻中心 张文术 宋翰卿

  刚刚过去的2018年,南湖区融接上海全面“开花”,实现新突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步伐不断加快,毗邻上海的南湖区如何抢抓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区长徐军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南湖区将狠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开放合作为重要渠道,推进高质量发展,尤其要不断将地缘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让融接上海成为南湖的不竭动力。

  那么,接下来,南湖区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采取哪些举措深入实施高效率融接上海呢?

  乘势而上奏响“海湖交响乐”新强音

  “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嘉兴是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之一,南湖区全领域高效接轨上海,正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的一大重要举措。”区发改局局长曹建弟认为,上海作为拥有国际化能级的大都市,其人才、科技、研发、产业、金融、贸易等方方面面优势明显,借助其优势,与南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相融合,将有效推动全区快速发展。

  事实上,南湖区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一直坚定不移把融接上海作为首位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全领域接轨上海步伐,深化与杨浦区新一轮合作,高规格承办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创响中国”活动。以平台结对为纽带,加快现代服务业对接上海,全力打造上海服务经济溢出的首选地,各园区(平台)、街道都市经济产业园将引进不少于25个上海合作项目。那么,南湖区将如何推进呢?

  曹建弟表示,2019年,南湖区将着力提升全面接轨上海的影响力、承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各类园区平台的合作,突出接轨上海高端要素、优质资源,重点深化创新协同发展,加强主导产业协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协同用科技激发新动能

  创新驱动已成为南湖区经济发展主要模式。上海是南湖区创新资源要素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与上海的创新协同发展为南湖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强劲‘源动力’支撑。”区科技局局长陈金荣介绍,2019年,南湖区将以深度参与G60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牵引,深化沪嘉科技、人才团队合作,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推动企业与科创平台的对接与合作,力争新增2个共建创新载体,引进转化10项科技成果。

  与此同时,南湖区还将加强与杨浦区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发机构建设、数字经济引进等方面的合作,深化创新券跨区域使用的“维度”,积极开展各类上海科技对接交流活动,让更多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为南湖区的生产力。

  产业协作增招大引强魅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南湖区将以产业协作为关键,力争从上海引进内外资项目60个,完成到位内资22亿元,引进外资1亿美元,引进科技合作项目18个,引进金融资本100亿元以上。

  作为南湖区工业经济主平台,嘉兴科技城把上海作为招商“桥头堡”,积极打造接轨上海先行地、产业协同发展地、科创资源辐射地。“上海已成为科技城招大引强的主要前沿阵地。”嘉兴科技城招商局局长蒋婷婷告诉记者。

  位于科技城的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的ODM龙头企业闻泰科技,就是南湖区与上海两地资源完美结合的成果。去年,科技城引进的总投资35亿元的正泰华东智能配电生产基地也有着上海“基因”。

  蒋婷婷说,今年科技城将主动出击承接上海优质产业,瞄准“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主动出击、招引项目,拉长从研发到运营维护主导产业链,提升招大引强能级,力争在引进百亿级产业项目及世界500强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想要招引世界500强企业等国际龙头企业,必须要有与其相匹配的国际化品质的商务配套。今年,科技城将在深化与上海松江经济开发区、上海经信研究中心、武岳峰资本等政府、协会、平台、基金合作,加大产业招引的同时,围绕检验检测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接轨上海产业形态,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质资源提升区域主导产业价值链,增强区域招大引强的吸引力。

标签:编辑:徐卉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