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由此可见,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建设主体之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与市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这几年,南湖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载体,不断延伸党在社区社会组织领域的触角,积极探索党员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新路径,以引领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增强党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以机制创新为引领
逐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如今,几乎每个星期,南湖区各村、社区都会迎来由社会组织的社工、义工带来的各种活动,每次村、社区文艺演出,都有本土社会组织带来的各种表演,青少年、老年人、困难群体等都有社会组织提供精准服务。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社会组织1072个,参与党员1.2万余人,有一名及以上党员参与的占98%,涵盖了教育、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大量社会组织正悄悄成为南湖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南湖区主动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每季度召开两新工委例会,常态化协商社会组织党建及项目创投、安排等具体事宜,旨在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抓共议,并逐步形成综合党委抓行业党建、镇(街道)抓属地管理的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我们还主动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建设,有效落实好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沟通、服务与工作指导。”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单建联建社会组织党组织35个,成立党小组31个,有效推动了党在社会组织中的工作覆盖。
以平台建设为抓手
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力度
在东栅街道新南社区,汉韵国学社会会定期举办各类国学活动,使辖区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原来,新南社区通过“总支引导+社团独立+项目管理”的“三司其职”工作模式,成立了枢纽型的社区社会组织馨和家园互助中心,由社区书记任党建负责人,培育孵化社区公益组织,到目前为止,已有3家专业社工机构入驻中心,5个项目落地社区,25个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有不少已经切实发挥作用。
近年来,南湖区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以现实需求为前提精心谋划布局,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平台建设。“我们通过出台文件,在社区社会组织活动阵地、人员培训、运作资金上给予支持,并建立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成立社会组织红船学堂,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构,打造党组织与社会组织同步孵化、同步发展的综合服务阵地所。”该负责人说。
譬如,栅堰社区党委十分注重把社会组织中的骨干人员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组织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组织管理人员,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党员队伍结构,栅堰社区老年文体协会,就在整合19支文艺团队的过程中建立了特色党支部,凝聚这些团队的合力。
以联系服务群众为中心
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今年10月份,区委组织部、区文明办、团区委联合启动了南湖区“红船领航·志在南湖”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
此次创投大赛重点围绕“社会治理服务类”“助残帮困服务类”“其他公益服务类”三大方面,涵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以及围绕平安南湖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的民生服务项目等多方面内容,通过挖掘一批可看可学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引领和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打响“红船旁”的志愿服务品牌。
据介绍,南湖区把社会组织党建纳入全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以公益活动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经统计,今年已举办区级公益项目创投大赛2次,39个项目累计获得90余万元公益资金。
“不仅如此,我们还进一步拓宽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利用党员自身的特长与资源发挥其在社会组织中的示范表率作用。”该负责人说,现在,服务对象由原来的以“老、残、孤、困”为重点逐步拓展到共享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多层次服务的全体居民,在帮助社区居民化解矛盾、沟通群众利益诉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