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从骑自行车到汽车代步

一名农民三易“座驾”史

2018/11/16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许冰洲 通讯员 丁轶群 摄影 杜镜宣 董 雄

  照片故事:左图为1985年底市区铁路立交桥建成通车,当时路上绝大部分市民骑着自行车。

  右图为建于1998年的中环南路,如今已成市区东西向交通“大动脉”,每天有大量汽车从这里经过。

  故事讲述人:凤桥镇庄史村村民虞国强

  今年60岁的虞国强,作为一名村民,从事公路养护工作30多年,对40年来农村居民交通条件的改善,有着深刻的体会。

  虞国强家住庄史村,以前这里属新篁乡,是离嘉兴市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那时候到嘉兴要乘轮船,一清早出发,到嘉兴正好中午吃饭了。”虞国强回忆,当时早上的轮船6时30分出发,要提前走到轮船码头,从新篁到凤桥,再经过余新,到嘉兴大约中午11时。

  上世纪80年代初,交通发展进入新时期,村民的出行方式也开始改变。1984年,途经新篁的嘉盐公路修通,把新篁与市区的距离缩短到了一个多小时。1986年客车开通,村民们到嘉兴开始告别水路,走向陆路。那一年,虞国强拥有了人生中第一辆自行车,花154元买的海狮牌自行车。他当时在乡交管站上班,一个月工资才30元。“经常擦得干干净净,下雨天都舍不得骑。”虞国强说,有了自行车后,他到嘉兴就改骑自行车了。

  改革开放后,交通建设跨跃式发展,新建公路里程大幅增加,公路等级日益提升。1991年,嘉盐公路由砂石路变成了柏油路,随后两年嘉兴到凤桥的柏油路也修建好了。1993年,虞国强购买了一辆雅马哈摩托车。作为一名农村公路养护员,他经常需要在路上跑,摩托车让他的出行效率大大提高。

  以后的20多年里,虞国强一共换了3辆摩托车。2016年,即将退休的他买了一辆小汽车。“没想到老了还能开上汽车,开汽车就不怕刮风下雨。”虞国强笑着说,家里现在有3辆汽车,儿子和儿媳妇各有一辆,平常儿子一家住市区。

  如今,在虞国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了。根据南湖区第三次农业普查,现在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小汽车已超过70辆。

  “没想到这40年变化这么大。”作为一名老“公路人”,虞国强对交通出行的变迁感受颇深,老百姓交通工具升级的背后是道路的不断升级。在凤桥镇,余篁、余云等公路相继通车,到嘉兴和周边地区的公路已不止一条,从集镇通往各个村庄的道路也变得越来越宽,并从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或柏油路。

  这些年来,特别是按实运作以后,南湖区大规模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从县道、乡道到村道,10多年来,全区公路网络变得密密麻麻,公路通村率达到100%。此外,沪杭、乍嘉苏、跨海大桥北接线等高速公路陆续通车,加上320国道、新老07省道等,如今南湖区已经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线公路为辅的交通网络,到2017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已达700公里。

  记者手记:城乡居民出行方式变化如此之大,得益于40年改革开放。从轮船到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城乡居民交通工具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巨变。南湖区从一个自古以来依靠“水上走”的江南水乡,到拥有公路、铁路、水路等构筑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正是因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

标签:编辑:徐卉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