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湖区完成综合整治933家,已完成市目标任务的186.6%,其中关停淘汰870家。今年以来,南湖区全域推进“退散进集”,同时开展“四无”企业(作坊)专项整治、“厂中厂”租赁企业整治等行动,打好“组合拳”,着力打造工业经济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南湖样板”。
从去年以来,南湖区把“退散进集”作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按照“全域推进、全面清零”要求,南湖区实行“全程设计、全线治理、借势借力、疏堵结合”的行动策略,全力攻坚“低小散”企业(作坊)整治。区、镇、村联动,各镇、园区“挂图作战”,建立一户一档,倒排时间,实行限期销号制,各部门各司其职,综合施策,合力推进这场“攻坚战”。
嘉兴科技城开展了“百日攻百企”整治行动,把辖区内110家“低小散”企业分配给副科级以上干部及联系部门,各认领2至6家企业作为包干攻坚对象,实行限期销号制,一包到底。到目前,科技城已累计完成签约169家,完成签约率93.89%,累计关停淘汰107家,完成区下达目标任务数59.4%,累计腾出土地面积141.72亩。
上月,余新镇对该镇“退散进集”的重点区域——塔塘桥区域开始拆除工作。余新镇相关人员介绍,这个区域涉及“低小散”企业20多家,占地100多亩,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多,腾退难度大,成为“退散进集”工作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多部门联合下,目前拆除工作正在推进中。到6月底,全镇已关停淘汰企业104家,完成全年任务的64%,并且基本都已拆除。
凤桥镇结合“厂中厂”和“四无”企业整治,进一步摸清“低小散”企业的底数,计划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160家,目前已关停105家,除2个村还各剩1家外,其余行政村除“两创中心”的成长型企业外都已“清零”。该镇庄史村共有“低小散”企业59家,涉及土地面积254亩,其中可复垦面积约150亩。在去年大部分企业签约、关停腾退的基础上,今年该镇对这一区域实施“低小散”企业清零行动,在5月全部完成了关停腾空。
今年,南湖区重点推进村级工业企业集聚点拔钉清零,腾退园区外村(社区)集体用地、厂房范围内的工业集聚点。
新丰镇竹林村、净相村、栖凰埭村等村,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大量不同性质的镇办转制企业,为此,该镇采取“因企施策、多措并举”的方式加以推进。对于列入关停淘汰名单的企业,各村工作组实行全流程负责、全过程跟踪,尽快实现“整村清零”。
在“退散进集”攻坚清零的同时,南湖区坚决治理“四无”企业(作坊)经营乱象,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安监、环保、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消防等执法部门开展“四无”企业整治,重点整治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生产单位(作坊)。开展了“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隐患整治提升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无证无照、地址与证照不一、安全隐患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项目准入机制,严把承租企业准入关。
“退散”的另一面是“进集”,南湖区加快建设“两创中心”,为腾退后的优质企业提供“新家”。如余新镇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75亩的“两创中心”,其中一期二期已经投入使用,建设标准厂房5.5万平方米,引导一批科研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搬迁入驻,实现科技项目孵化与集聚发展。三期四期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并且四期项目将与“强村计划”相结合,推动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