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湖区调整了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办法,更加注重“亩均效益”,强化创新驱动。眼下,南湖区正对2017年度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进行最后打分,今年采取了新的综合评价办法,评价对象进一步扩大,首次探索分行业评价,同时还调整了主要指标的权重,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树立“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
今年的评价办法中,在去年“全区范围内除电厂和燃气、给排水、垃圾焚烧、污水处理领域外,所有占用土地的工业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际占用工业用地的非工业类企业主体”作为评价对象。“主要是增加了对物流等类型企业的评价,要对他们的亩均税收等进行考核。”区经信商务局相关人员说,对这类企业将根据他们的亩均税收水平进行分类,并单独排序。
化工是南湖区的传统产业之一,如何更好发挥综合评价的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南湖区首次探索实施化工、印染分行业单列评价,使评价更有针对性。化工和印染企业能耗高、污染重,因此对它们的评价中,加重了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污权工业增加值的权重指数,降低了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的权重指数,使评价更加具有行业针对性。
“为进一步突出‘亩均效益’,强化创新驱动,新办法在权重设置上作了相应调整。”区经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污权排放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六大指标中,亩均工业增加值的权重提高了10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的权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更加注重质效并重。
作为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也不单单包含六大指标,覆盖面更加广泛。南湖区还对涉及税收贡献、科技创新、品牌质量、改造提升、上市融资、示范创建、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真实统计等相关指标,在企业综合评价中实行加减分,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区经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湖区不断更新完善评价办法,并通过运用评价结果,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是第六轮开展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南湖区按照“亩均论英雄”的要求,全面建立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的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制度,摆脱传统的依靠消耗物质资源实现增长的路径依赖,而是依靠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创新引领和单位资源产出最优化的发展导向,通过综合评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南湖区根据得分把企业分为4类,即优先发展A类、提升发展B类、调控转型C类、倒逼整治D类。今年的评价办法进一步细化了综合评价应用,在资源要素配置中实行差别化政策,如在排污方面,对A类企业实行新增项目排污权指标优先购买政策,D类企业不得新增排污权指标;在用能和用水方面,连续3年被评定为D类企业,企业存量用能权和年度核定电量总量将减少,同时用电要加价,用水也要加价;税收方面,全面落实工业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政策。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