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多年保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后,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去年南湖区各项重点工作再次取得了可喜成绩。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2017年的这份红红火火的成绩单背后,是南湖区广大党员干部秉执初心勇破难的果敢身影。
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南湖区党员干部“遇山移山遇海填海”,矢志不渝,面对再大的难题也不动摇、不懈怠,一路攻坚克难,并从中涌现了一大批破难先锋,他们用不懈奋斗磨砺出南湖铁军“破难先锋”的锐利锋芒,让梦想照进现实,加速了美丽蓝图在南湖大地的实现。
用坚韧破开“艰硬繁”
“低小散”企业往往存在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问题,制约了南湖区整体产业提升。去年,南湖区实现全年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1648家,完成市目标任务的470%多,腾退土地2395.6亩,涉及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完成进度在全市各县(市、区)排名中位列第一。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踏实奋进、攻坚有力的攻坚能手,嘉兴科技城科技产业和经济发展局企业服务科科长胡张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嘉兴科技城的“退散进集”办公室成立于去年3月,而到了去年年底,已累计关停“低小散”企业267家,超额完成区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
这项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就是部分企业拒不腾退,胡张华始终奔走在基层一线,向企业主宣传政策、劝导腾退。有些企业在腾退过程中还存在与原房东的纠纷,胡张华带领的工作组还做起了“老娘舅”,帮助调解。有一家特别“难缠”的企业在腾退过程中工作人员仅丈量、确认厂房面积就上门了三趟,务必做到细致周到,让相关人员都心服口服。
胡张华曾在安监环保条线工作多年,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面对一些反复上门仍无动于衷的企业,专业能力让他能迅速发现问题,抓住关键一攻到底。在力推“低小散”企业腾退的同时,他也不忘为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出谋划策,引导合适的企业依法依规进入工业园区发展。
“渔民上岸”也是去年广受瞩目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破解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老大难”,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指导,新兴街道上下也用足心血。
王安社区地处破解这一问题的“第一线”,社区党委书记朱小菊带领团队与街道各部门分工协作,抢时间、商对策。为了得到渔民的支持与配合,她不厌其烦一趟趟上门做工作宣传政策,还通过帮助渔民寻找合适的租房资源、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等方式,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而在面对王安社区北区沿街店面擅自开后门的问题时,她与街道城管中队配合,最终解决了这一遗留十多年的老问题。
解放街道虹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燕在调任到情况更复杂的虹桥社区后,通过充分开发“大党委”能效,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联合各方力量,成功化解了公园路汽修厂喷漆车间异味扰民、人民公园歌舞噪声扰民、大新路129弄空置地卫生死角多个居民反映强烈的难题,赢得一片叫好。
抓重点智取“老大难”
建设街道地处嘉兴中心城区,是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具有所有老城区共同的优势和弱点,在这样的区域里再度深挖潜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将为南湖区城市发展提供全新思路和方向。而建设街道党工委书记俞海福也有自己的想法。
“抓好干部队伍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俞海福曾有多年政法工作经验,对铁军建设自有一手。在街道建设中,他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主抓手,通过出台干部管理新制度,让街道干部各有分管社区,并将分管社区工作情况与分管干部考核评比直接挂钩,压实责任,创新“周一社区工作日”制度,同时主导创办“子城学堂”项目,同步提升干部队伍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去年的8个多月内,街道共收集各类问题206起,解决率达100%。
抓牢“牛鼻子”效果显著。去年,紫阳街违建、南杨路被侵占危房等多处老旧地块均得到成功处置,盘活辖区内多处闲置资源,街道城市有机更新进程提速,有效提升了中心城区整体形象。
不论是城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都市产业园建设、“五水共治”,各个重点项目的推进中,都少不了资金支持。
想方设法为重点项目推进争取更多资金,正是南湖区财政局国资监管科科长杜斌动足脑筋要抓牢的重点。去年,他通过创新金融方式,实现授信贷款11.8亿元,调拨支持下级单位资金7亿元,有效推动了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还四处奔波为多个重点项目争取到了专项贷款。在他的建议下,区国资委拟打造新一轮的国资体系改革方案,不仅能为全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还将大幅减少利息支出。
区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陆永明作为南湖区首席农经专家,充分利用自己对农村的了解,不仅在去年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中为解决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帮助,还积极帮助经济薄弱村增强“造血”功能。
而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维稳办主任施寒祥,在去年通过多项工作创新,成功履行了“指挥官”和“战斗员”的双重职责,力助南湖区圆满完成护航十九大、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南湖红船等维稳安保任务。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