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从一条路看城市形象的可喜变化
凌公塘路两侧有不少小区和单位,曾几何时,这里电动车乱停放、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等问题较为严重。近日,记者沿凌公塘路而行,看到部分路段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都安装了花箱,既扮靓了街头景致,也起到了遏制乱停车的作用,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还有专人在主要路口进行交通文明劝导,使道路交通更有序了。
不仅如此,记者发现,在平日里,还有路长经常对凌公塘路进行巡查,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相关执法人员也加强了对该路段停车秩序的管理,对越门经营、占道堆放、乱吊挂等现象进行监督和整治,有效保障道路整体环境整洁有序。
全域路长制消除“城市病”
如今,凌公塘路已完成改造,值得注意的是,该路段在硬件设施“提档升级”的同时,管理水平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去年初以来,南湖新区全面实行全域路长制,包括凌公塘路在内的多条道路,每条路都有路长和责任人员,相关部门联合管理。
从凌公塘路、双溪路等主干道,到中港路、格林路等路段,甚至南湖CBD内的向杨街、竹园路等道路,每一条道路有一名路长,并建立起了“责任网”。经统计,目前,该辖区内20多条道路,都由新区·街道班子领导担任相应的路长,各个社区和机关各部门负责相应路段的督查工作,建起了路段全覆盖的“路长责任制”管理网络。
南江路格兰英郡小区东侧一段集中了很多五金装潢店铺,以前,这里越门经营、乱堆放等现象较为突出,对此,南湖新区进行集中整治,对乱堆放开展了大清理,而针对中港路、景宜路等路段乱堆放、占道经营等,相关路长、责任人员和执法人员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定点管控等手段,解决问题。
“在辖区重点路段,我们派人定点管理,并且完善了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据南湖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路长责任制的要求,路长每10天要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全路段巡查一次,责任人员每周要巡查一次,责任部门每天要安排人员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在巡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有现场拍摄记录原始材料、动态日志等,每季度进行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以机制建设规范行为建设
一次次整治行动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是“治标”,若想“标本兼治”,就需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为了切实打造美丽宜居新区,近年来南湖新区在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品质新城”上下真功、求实效,不断探索长效工作机制,以机制建设规范行为建设,确保整治、提升、规范、管理的长效性,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深冬时节,南湖新区各项目施工现场,一台台机器穿梭忙碌,建设者们安全生产,加紧施工,目前,南湖新区有欧尚、中港路小学等多个在建工地。那么,如何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保障安全生产?对此,南湖新区将“全流程管理”制贯彻项目建设始终。“在实际工程中,建设项目管理具有涉及内容多、覆盖范围广、涵盖专业多等特点,因此管理工作非常困难。”南湖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对此,新区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招投标、设计、施工等环节上提前做出计划“部署”,使其达到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目的,并且使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
在安监方面,南湖新区还创新推出“10+X”分工管理模式,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将安监中队(消防工作站)10名工作人员全部落实到安全监管第一线,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社区和联系行业监管部门,并按每周“10+X”予以定质定量考核,配合各社区、责任部门共同做好安全工作,做到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隐患排查到位,确保重大安保期间的高密度、高强度的隐患排查治理,严防死守确保安全。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