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指路明灯,也是爱的园丁。教师节刚刚过去,新丰镇又一批优秀老师受到了各级政府表彰,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爱心,给本土的孩子带去优质教育,也给远在新疆的孩子和老师带去新的学习机会和教学方式。
给千里之外带去好教育
“趁着年轻去做一点事情!”
沈月娥是个80后的漂亮姑娘,但是在家也是父母宝贝的她,在有需要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援疆两年。刚到库车县时,当地干燥的气候、对亲人的思念都让她感到很不适应,可失眠、脱发、流鼻血都没让她改变自己的决定。
她是我省第六批援疆双语培训老师之一,本来专教小学生的她来到新疆后负责培训的都是中小学老师,而教学内容也与在故乡时有所不同。她在新疆的工作并不轻松,担任数学班的口语教师,语文三班的专汉教师和二班的教材教法老师,为了让学员们学得又快又好,她利用网络查找各种教学资料,努力与学员们打成一片,了解民情风俗,探索教改之路。从基本的音字词句入手,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从造句到对话,从说话到撰写,一声声,一步步引导学员规范语言文字。
对学员们的教学情况,她总是很认真地听课、记录、分析,并进行指导讲评,与学员们建立了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她的努力赢得了维吾尔族学员的尊敬和爱戴,有学员写道:“沈老师,您是一位非常敬业优秀的老师,我们很喜欢您的课。”而学员们的肯定也让沈月娥感动欣喜。
2016年3月开始,她成为浙江双语教师培训支教团(库车点)办公室负责人,与各地区的领队合作沟通,开展支教团宣传工作、援助
结对活动,还与各学科联合设立“一科一人”联络人工作机制。在缺少教师时,又主动担负起每周12课时的工作。此外,还积极参与送教、扶贫等工作,让库车县的广大教师切身感受到援疆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浙江名师的教学风采。她先后被评为“全省援疆指挥部系统先进个人”、阿克苏教育学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乡村中学潜心育人
用26年努力践行“爱的教育”
朱爱群从1988年7月分配到新丰镇中学任教开始,一直在这所农村中学付出自己的爱的努力。
任教26年,她常常超负荷工作,始终在教学第一线全心付出,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对老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已经熟练适应掌握原有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朱爱群也是新的挑战。为了能帮助孩子们不在新课改中落后,她一方面自己认真参加新课程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思考,精心设计教案,寻求传统与新理念的整合,努力让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孩子们的成绩有新的提高。
经过她与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在2008学年的中考中优秀率达到51%,2010学年中考中优秀率达到56%,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2009年9月,她获得了镇级“双高课”的荣誉称号。2011-2013学年,她连续三年担任托管班的社会教学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除了一线教学外,她也非常注重教科研,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2001年至今,她已经多次负责区级课题并顺利结题,其中有的课题还获得了区政府奖励,在教育科研杂志上,也常能看到她撰写的科研论文,而她的公开课教学也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在朱爱群的带领下,新丰镇中学社会组完成了三个区级课题的研究,其中一个课题获区政府二等奖。在2008学年的中考中,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农村中学社会成绩的4个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10年、2011年的中考中,又再次取得了农村中学社会成绩的4个第一的好成绩。而她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区、镇优秀教师。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